摘要:在开展建筑工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运用BIM技术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过程中的准确性,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在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开展。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相比,它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因此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作方式。本文将重点围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BIM技术的含义及特点分析
1.1 BIM技术的含义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属于一种虚拟的建筑信息模型,这一技术本身能够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同信息通过模型的方式建造出来,并以此来还原一种更加真实的场景。BIM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数字化模型的方式将某一建筑的内部构造很好地表现出来,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图纸有2D转换为3D,并以此对其进行整合与加工,对更好地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运用BIM技术开展建筑施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 BIM技术的特点分析
首先是模拟性。BIM技术本身属于一种能够真实还原实际情景的技术,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将现实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准确的显现出来,因此具有极强的模拟性。建造者通过使用这一技术开展施工能“足不出户”准时找到施工中的各个细节。
其次是协调性。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属于一个复杂的工作环节,需要各个工程管理及部门相互协调后才能完成任务。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是需要通过互相传递图纸和电话交流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产生一些误会,从而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由于BIM技术本身具有实时更新和在线交流的功能,因此运用这一技术能更好地提升项目施工的协调性,便于施工工人更好地开展交流与合作。
最后是可视性。随着现代建筑结构逐渐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施工人员在面对复杂的设计图纸时的难度会逐渐提升。这些困难的产生都给施工工作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运用BIM技术的方式将传统2D图纸以三维立体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于为施工者提供一个更加富有立体感的建筑模型,对直观的观察和了解建筑结构的各个细节及布置方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地形分析环节中的应用
地形分析是建筑施工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一个工作内容。在地形分析工作环节中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对建筑用地的地形结构的分析、建筑用地地质情况分析、建筑用地使用规范性分析等。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详细的地形分析暗杆后,才能顺利的开展后续工程,也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后建筑的长期使用。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开展地形分析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现场勘察的方式开展的,通过运用提取土元素、局部土地检测等方式对地形进行分析。这些工作方式本身具有操作复杂、效率低的特点。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地形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发挥BIM技术本身虚拟化的特点,运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自动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环境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合理的运用定位系统及数据收集系统的方式将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并通过对收集好的物理数据进行现场规划,使其数据变得更加可靠。
2.2 BIM技术在建筑图纸绘制阶段的应用
图纸绘制是建筑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运用BIM技术开展图纸的绘制,能快捷的将抽象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
具体应用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师根据实际需求绘制CAD图纸,根据实际要求对CAD图纸中的尺寸、元素进行设计。第二,技术员运用BIM技术将CAD图纸输入到软件之中,运用BIM技术中的转换功能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软件。第三,运用BIM技术中的光学特性和协同性特征对图纸进行优化,使其与设计实际结果之间保持更高相似度,从而完成设计图纸工作的具体内容。
2.3 BIM技术在建筑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必须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由于不同时间段建筑工程的工作重点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施工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才能顺利的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运用BIM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收集在一起,充分发挥BIM数据库平台的自身优势将施工进度安排进行集中化管理,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开展进度都会在BIM技术中体现出来,便于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自己施工的进度情况。另外通过使用BIM技术还可以轻松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进度及对应的工作量进行转换,通过建立4D模型的方式将员工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及对应的施工工作量整理出来,便于管理者更好地进行进度管理。
2.4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运用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属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工程,在整个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花销大量的资金,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对资金进行预算和管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工程造价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合理的规划、维护和检查的方式保证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由于BIM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预算功能,施工者只要将各种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及施工过程中的花销录入到系统中,就可以快速的计算出施工资金花销与资金预算之间的关系,并可以通过3D直观图的方式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关系呈现出来,对更好地提升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5 BIM技术在建筑质量管理方面的运用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它伴随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始终。第一,在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随时可以运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运用BIM技术中的真实还原功能对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观察,判断建筑质量与建筑蓝图中的差性。结合具体模型的实际情况检测建筑各个参数的合理性;第二,在质量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模糊问题时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精度检查,通过问题定位的功能将出现问题的建筑区域进行标注,随后利用放大功能结合BIM技术对建筑内部构造进行深度检查,及时了解建筑的内部构造及组合方式找到对应的问题,再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作出对应的整改措施;第三,在建筑施工前的质量检测环节同样可以运用BIM技术开展检查,结合BIM技术的各种功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检查。运用模拟场景功能对施工后的各个细节进行虚拟预设,判断施工后建筑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判,结合预判结果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规避,将使用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3 总结
总之,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智能化、科技化逐渐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周边建筑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仅要求建筑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更对建筑本身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有了更多新的变化。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环节变得更为复杂,施工过程中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安全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结合BIM技术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BIM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模拟性、协调性和可视性几个方面,因此能广泛的运用到建筑施工的地形分析、图纸绘制、进度管理、工程造价及质量监控等多个方面,对更好地提升施工工作效率,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颜振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J].居舍,2020(11):64.
[2]荣启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