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公路工程随之增多。其中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将从公路路基设计中边坡防护问题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边坡防护;问题分析?
引言
路基主要指的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实施建设的基础性带状构造物。施工材料主要为土以及石料等,其为公路结构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路基稳定性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强化对路基施工的重视程度,保障路基质量,从而确保公路路基的性能。
1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安全稳定,质量可靠
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边坡质量问题,增大边坡防护设计的安全系数,以加强边坡防护结构的安全稳固性,维护交通运输安全。
1.2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公路工程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路基边坡防护设计的难度也各不相同。为此,相关人员要结合公路工程基本特征,以及公路工程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防护质量。
1.3统筹兼顾,兼容并蓄
由于部分区域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往往同一施工场区面对多种地质结构。为此,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注重整体防护工作质量。
2路基边坡破坏概述
路基边坡破坏在公路工程表现为边坡的坡脚以及坡面冲刷。坡面遭受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坡面直接冲刷与坡面径流的冲刷,进而使路基边坡沿着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在水流的不断影响下会不断发展,最终使得边坡被破坏。边坡被破坏之后,会出现路面塌陷的问题,影响行车安全。路堤在河滩滞洪区内或者沿着河岸修建时,会受到洪水影响,容易冲毁路堤坡脚,破坏边坡。路基边坡与路基填充材料以及路基的压实度、路基的高度等关系密切。一般而言,砂性土边坡材料较之黏性土更容易因为冲刷受到破坏;高边坡较低边坡更容易出现边坡破坏的现象;压实度越高,越耐冲刷。
冲刷破坏的问题一般在平缓土质边坡上比较发生,比如砂性土、黄土、亚黏性土等类型的边坡。降水以及风化条件下,沿着坡面径流方向,会形成较多水冲成的沟渠。同时因为冬季积雪现象常见,导致坡脚较为湿软,路基的强度也会随之下降,上部土体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会发生塌陷现象。公路投运时,汽车行驶过程带起的雨雪水,对于坡脚也会有冲刷作用。
3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
3.1设置抗滑桩
高速公路一级边坡需要增加抗滑桩,抗滑桩主要是由锚固段和抗滑段组成,锚固段的应用可以保证桩体的稳定性,抗滑段则是用来承担滑坡土体的下滑力,能够有效阻止滑坡体整体发生向下移动,桩体的抗滑段能够承担滑坡体的下滑力,有效增强滑坡山体的稳定性,起到加固滑坡体的作用。例如,抗滑桩需要用9根,之间的间距是6m,桩长大约是15m,抗滑桩的施工步骤:放样—开挖—钢筋捆扎—灌桩。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需要跳桩开挖,做好一定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做好护壁施工;对桩身钢筋的捆扎需要就地加工,竖向固定需要将箍筋和主筋焊接起来,焊接的过程需要注意安全,抗滑桩能够加强底部一级边坡的防护。
3.2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一般是对坡面进行草皮铺设,或者进行灌木或草类种植,利用植被将边坡覆盖住,植物根系能够对边坡进行加固,以此来对路基边坡进行保护,能够避免边坡受到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冲刷影响。
植物防护中植物是最为关键的,因此要根据工程实际含水量和水质、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既易于成活,且能够便于进行养护,同时成本相对较低。植物在覆盖地表的情况下,径流以及降水冲刷作用会得到减缓,同时植被的根系和土层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能够为地表层的土壤提供稳固作用,以此使土层得到稳定,抵御土层发生坍塌以及被冲刷的情况。另外,植物防护能够使得环境得到美化,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较为良好,而且汽车排放污染也能够得到有效治理。铺设草皮进行防护,于土质边坡中应用更为适合,草皮厚度最好能够保证为10cm左右。至于规格上的大小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确认,最好能够选择块状或者带状的草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平铺以及叠铺、方格等形式,坡脚向上进行铺钉,使用尖木或者尖竹在边坡上加固。种草进行边坡防护则更为适于边坡较为稳定、同时坡面冲刷的情况不严重的路基边坡上,种植中,草籽要均匀地撒布在完成清理的土质边坡上,保证养护工作全面、有效。路堑较为陡峭的情况或者路堑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在完成实验的情况下,将肥料、草籽、有机泥浆混合在一起,同时喷射至坡面位置。灌木或者树木的防护方式更适合在土边坡栽植中应用,种植中要注意到施工季节,同时树种要易成活、耐寒及耐旱。不过在相关规定中明确,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边坡不能进行乔木种植。
3.3冲刷防护技术
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期间,冲刷防护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地运用土工织物、干砌片石、护面墙与水泥混凝土等基础设施来提升边坡防冲刷的能力。其中的护面墙防护施工技术主要是完全覆盖路基边坡的同时,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那些已经出现严重风化问题的千枚岩、绿泥片岩等软质岩层边坡当中,可以避免岩石边坡继续出现风化问题。而所设计的护面墙除了需要承受自身重量外,不会受到墙体压力与其他荷载的影响。但是在利用护面墙防护边坡期间,需要注意依据墙体自身所设置的稳定边坡要求,科学地设计冲刷防护方案,力求最大程度提升边坡防护施工质量。
4公路边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经过大量理论探究与实践积累,选择科学合理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法,是确保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品质的先决条件。为此,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法,综合对比各类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注重边坡防护工程综合效益。
4.2确保路基填筑材料的质量
路基设计的标高要在8m的范围内进行填筑,通常采用的是碎石进行填筑,能够确保填筑的厚实度,对于路基中破碎的一些石块需要进行人工处理,进行收集之后能够用于路基的砌筑中,填筑的碎石厚度不能超过总厚度的2/3,保证路面的平整性。然后利用植被做好路基边坡防护,路基边坡防护中植被保护措施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植被有非常好涵养土样作用,能够使路基边坡土样稳定性有明显提升,避免路基高边坡有水土流失等问题出现,确保路基有足够稳定性。
4.3完善防护设计体系
首先,出于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要求思考,需要科学构建防护设计体系,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把现代化理论知识融合到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过程中,让防护设计体系更加完善,给公路路基高边坡设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引导。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喷射混凝土技术应用。在该技术作用下,能够在滑动体表面形成一种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把一些松散的岩石固定成一个整体,全面消除公路路基高边坡滑坡现象,保证公路路基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除此之外,通过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公路路基高边坡结构功能,让其防护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取理想效果。
结语
公路路基边坡被破坏之后,会出现路面塌陷的问题,这对于行车的安全有着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状况,文章对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成因及形式、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依据变更项目对公路路基边坡施工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为现代公路路基边坡控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晓亮.浅析公路路基设计边坡防护的常见问题[J].民营科技,2016(2):164.
[2]张培泽.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14,40(20):181-182.
[3]孙开琴.公路路基设计边坡防护常见问题探讨[J].才智,2013(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