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因管理水平不足等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如何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企业,都较为关注项目施工质量,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为了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安全管理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市政公用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也能够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发展水平受限,我国市政公用工程还存着许多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隐患,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务必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全面、详尽地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策略。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有3个特点:(1)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队伍较为复杂,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不一,这就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安全生产,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展;(2)施工环境过于复杂。市政工程有很多种,有的仅仅是地表施工,有的却涉及地下以及高空作业等内容,需要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也较为复杂,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1];(3)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空落物、坍塌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进而有效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问题
2.1工程监理方面
工程监理作为整个项目的监管人员,身上肩负着保证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的重任,是整个现场施工的重要一环。但因为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部分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缺乏实地工作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甚至有部分监理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擅自使用建筑监理工程师和工业监理工程师来充当市政工程监理人员。监管人员就像是施工现场的监控器,如果监管人员出了问题,那施工现场将失去了安全的保障。
2.2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文化素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再加上这些人员刚开始从事施工劳动工作的时候,没有接受全面的专业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就这样贸然地开展实际施工,不仅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项目施工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2.3管理不规范
市政公用工程的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来施工,需要对图纸上的要求有详细的了解,并安排专门人员监管施工过程。在验收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些监管机关不仅没有按照要求做事,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验收时马虎应对,都是未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4施工现场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
所有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尤其是特殊岗位的施工人员。作为监督人员,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处于特殊岗位的施工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这不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纵观国内很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大量无证上岗的情况,特别是负责施工安全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证多用的现象,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3安全管理措施
3.1新兴的监管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繁杂,对监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监管技术也应运而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监管技术,把新型技术与监管人员相结合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实地监管,运用先进的机器人监管技术,对工人的作业进度实时监测,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同时由机器人代替人工监理,可以杜绝人工可能出现的一切低级错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避免安全隐患。其他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培训以配合新型技术的使用,促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和安全建设。
3.2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通常来说,市政公用工程会涉及较为广泛的建筑范围,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时、充分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规范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将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保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运行。另外,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后,应该根据各个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该体系进行优化,将各个施工环节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3施工现场的相关规定
监管人员应该全程按照施工图监督施工过程,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应立即指出并加以改正,做到全面把控施工现场的总体情况,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上级指示要求,认真对待工作,防止违规施工,不仅要做到快速高效,更应该确保施工项目细微处的安全隐患不会出现;施工现场也需要严格的监管,安排门卫对进出人员进行排查,防止危险物品和危险人员的进入。
3.4设立专门的项目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直接体现出施工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还对企业的市场任务拓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作为市政企业,必须对每一个项目的施工现场给予充分的重视,秉承集约高效的原则,建立一支敢于担当、熟悉业务、勇于负责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保证公共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以向着更加安全、文明的方向发展。
3.5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公司需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规定施工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并按照该标准严格招聘施工人。施工人员上岗前,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安全文明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技术,更能提升安全施工的意识。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彻底避免不安全因素,如何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这个主要矛盾需要妥善地解决,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不违规,市政公用工程的长远发展,国家建设行业的繁荣昌盛,必须建立在安全这一原则上。
参考文献:
[1]陈丽桥.试论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56-157.
[2]周君磊.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浅议[J].居业,2019,(08):173+177.
[3]李卫坤.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171-172.
[4]全洋帅.谈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142-143.
[5]莫萍萍.浅析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