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不仅具有联系,而且还具有相互制约的性质。从规划的对象和内容上来看,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规划对象都是土地,这两大规划的核心都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土地资源,从这些内容上看,这两大规划呈现出来的是两者互相协调内在关系。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所研究的任务、目的、范围等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长期以来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协调不够到位的问题,这将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鉴于此,文章对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发展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衔接发展
1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严格遵照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努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在针对土地实施规划时,需要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两者都是行政法规的组成部分,是并行的。在这两个方面规划中,有必要严格恪守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应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并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作出统筹安排。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属于行政区域规划范畴,在城市规划中,要规划乡镇,确认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针,进而充分确保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在具体针对土地利用予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予以统一规划,要点施行“三边四区”,确认土地规划方针,合理规划土地。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城市规划是土地使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区分城市土地资源的功能分区是十分必要的。在土地用地规划过程中,需有效操控城市建造用地规划。
2城市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资源的浪费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各个地区的城市都在拓展自己的发展范围,完善城市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这种决策动机本身是对的,但是,很多政府部门为了追求快速的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城市规划,很多政府不按照规定征收土地,对土地征多用少,对土地资源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占用大量的耕地修建公园和学校,同时,很多建筑基础设施也不达标,这些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2生态环境污染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污染。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一状况不仅会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城市的工业发展虽然壮大,但是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很多,空气质量极差,这样的居住环境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很多工业城市的居民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迁居到环境较好的城市去居住,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失以及人才流失。
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效衔接的策略
3.1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利用时,应当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要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要发展基础,一方面这是对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城市规划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服从土地利用规划的大局部署,对城市资源与城市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对城市发展的潜力与水平做出准确预测。切勿只注重眼前利益与局部利益,应当在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之下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且合理的拓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将土地管理作为共同核心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共同发展方法,健全的土地资源管理依然是两种发展规划的重点,两者都具备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重点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要同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促进两者的通融性,以及通过实践的操作使土地的资源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道路以及城市的基本建设带来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发展趋势,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特殊地区有力地落实了“增加挂钩政策”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此突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作用。这种全新的发展战略政策已经通过实质性的发展验证,所取得的成效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重点管理措施,目前已被大部分地区广泛地应用,这种政策同时推动了各地的土地资源的发展。政策的目的方向基本上考虑到了乡镇的用地规划,而最重要的目标是能够通过对农村实施增加土地的可用资源与农民耕地的可利用率,通过这种管理能够将原本分散的农村居民集中到某发展规划的政策中,实现土地的统一利用,促进城乡的发展脚步能够更加协调,耕地和农村居民能够集中管理以及促进其发展。通过政策的扶持,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动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发展,逐渐缩短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距离。
3.3革新传统管理理念
在以往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都会遵循“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此理念不仅会增加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投入,而且还会造成部分资源的无端浪费,限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革新传统管理理念,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从综合理念出发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分配,从而提升土地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土地利用规划部门应当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土地的利用率进行提升,将所有土地资源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其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缓解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对于城市规划部门而言,在具体工作中,需要遵守相应的管理操作规范,有效改观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规划部门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做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有效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就目前的土地制度而言,土地利用规划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一些事情明明可以通过沟通交流解决,而由于双方缺乏沟通使得原本并不难的事情升级为双方的矛盾。除此之外,在遇到矛盾时不及时解决,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进一步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案与城市规划方案存在脱节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上级部门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对双方的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使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多沟通、多协作。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部门还是城市规划部门都需要服从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土地利用规划也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只有保证土地利用规划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在大的发展方向下开展相关工作,才能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衔接的协调性,才能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结语
总之,我国要实现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实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而不能把两者割裂起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同样,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其合理科学性,适当考虑到城市规划,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有效衔接。只有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起来,才能保障土地资源的长远利用,真正使我国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参考文献
[1]刘宛婷.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40.
[2]张潇丹,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40-242
[3]刘郑.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规划建设浅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5):94-95.
[4]孙伟,王莉静,试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J].建设科技,2014(2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