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渐增多,电梯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电梯安全事故。所以,为了保证电梯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梯检验十分重要。本文就对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合理防控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电梯的普及,其投入使用中的检验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知道,在检验中会有很多的风险因素存在,包括高层建筑本身的内部接口特征造成的环境风险,工人的操作风险,以及机械危险等危险元素,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让电梯检验更加的安全,就需要对其危险源进行分析,以此来避免出现安全风险。
1、概述
作为高层建筑中的运输工具,电梯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是,由于经常需要进行维护与保养以及检修,就要求不断强化电梯检验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并增加演练,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从电梯构造来看,以刚性导轨、轿厢,透过电气控制、拖动,以实现运输,然而,由于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电梯检验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加上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等,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感。具体来看,这些造成伤害与事故的主要原因集中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安全防护因素、机械因素、电气因素等。
2、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1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方面,主要如电梯钢丝绳检验中,应用游标尺寸对钢丝绳直径进行测量时,可能会因为断电问题而引发启动,造成手指被卷入;还有可移动部件,如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偏差测量方面的限速器运作实验中,因疏忽所导致的无意识接近旋转部件所造成的撞击伤害,还有诸如轿顶、轿底超载装置的检验中可能造成的挤压伤害,还有可能因电梯层门进口与出口位置的检验而导致的剪切伤害等。归纳起来,这些危害多由安检人员检验中因机械因素造成撞击、挤压、咬入、剪切等。
2.2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作为一项极容易产生危险源,不管是在电梯正常运行,还是电梯检验中,都是非常容易产生的。高空做坠落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展开电梯检验的时候,经常需要在电梯井内利用爬梯进行攀爬,若是安全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坠落的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另外,在电梯检验的时候,需要对电梯轿顶展开检验,但是若是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轿厢是否在该层就直接进入,就会因失足而跌落电梯井,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产生人员伤亡。另外,在轿厢检验的时候,往往就因为轿厢颤抖,导致轿厢急速坠楼,产生高空伤害危险源。
2.3电气伤害
电梯的运行是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根据使用的需要,由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启动、升降、停止等操纵。因此,在电梯系统中,分布着许多电线线路。在电梯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往往存在着触电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对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内的电气设施造成损坏。电梯井道内存在静电,加上空气过于干燥,存在着火灾的发生风险。而渗水、积水现象的出现,则会使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内环境变得潮湿,存在漏电的风险。因此,在电梯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警惕电气伤害。
3、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电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其安全性需要得到重视。在电梯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需要具备职业资格,并有着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对待工作认真谨慎,全面了解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与电梯安装维保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电梯性能特点。进入工作现场,检验人员需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安全帽、绝缘鞋等),使用高精度检验仪器,明确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有针对性的实施防控措施。
3.1防机械伤害
加强对机械伤害的防护,严格检查电梯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观察机械设备的放置状态,并做好保护措施,进行特殊处理,检验人员需要熟悉电梯机房环境,并注意设备位置、线路分布,避免与之接触,自身也需要准备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机械设备暴露出来的尖锐、部位,使用外模予以包裹,避免产生机械伤害。检验人员需要注意电梯井道内的设备,避免与照明设备、重支架、对重导轨支架发生碰撞。同时还需要注意脚下,避免被线路、设备绊倒而发生风险。检验人员应避免用手抓住电梯门框,或是佩戴防护手套,避免被划伤。
3.2坠落防护
在进行电梯检验之前,检验人员需要对电梯安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需要与电梯安装维保人员进行沟通,对于电梯的运行性能有着基本的掌握,制定完善的检验计划。在爬梯设计中,安全是第一要务,同时便于检验人员进行攀登,同时减小爬梯间隔,并设置防滑垫。检验人员自身同样需要注意安全,佩戴安全帽,注意脚下,做好防滑处理。在电梯检验的过程中,相关器械不能随意摆放,而是集中放置在统一的位置,一方面方便取用,另一方面避免对检验人员的行动造成妨碍。检查工作环境周围,警惕物品掉落。在电梯超载装置的检验中,需要由两名以上的检验人员配合进行,分别负责轿厢和底坑,保持良好的沟通,并需要保障电梯处于停止的状态。检验人员应避免将衣物、身体刮到电梯设备之上,避免发生风险,预防发生坠落伤害。在机械锁的检验过程,先确认轿顶护栏是否漏电,警惕触电风险。在检验人员翻越轿顶时,需要注意脚下和周围,避免发生钩绊,确保安全操作。在检验重压缩、重缓冲器的过程中,需要先对点动走梯和下降侧钢丝绳进行检验。在没有曳引力的情况下,需要将曳引轮更换,进而避免轿厢下坠井道。某院在电梯安全检验工作中,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建立“电梯检验物联网”,并将电梯检验工作细化为7个大项及32个小项,更加快速、精准的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实现了信息智能化管理,电梯检验的实时性、时效性更强,同时简化了传统的检验环节,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梯检验过程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电梯安全检验的质量,为电梯安全、稳定的运行给予支持,持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3.3防电气伤害
①在检验过程中,如果是在阴雨天,应避免外出进行检测,如果必须进行工作,必须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要穿戴好雨衣,并且使用绝缘性的工具,避免在建筑顶层或者是电线附近进行作业,防止雷击事件的发生。②在进行检验工作时,尽量地避开电线线路较多的地方,不要随意触摸电线,避免灾害的发生。③在进行拆线作业时,要确保电源已经关闭,仔细观察是否有电路老化或者是漏电现象的发生,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减小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检验人员的人生安全,从而使检验过程顺利完成。④在渗水积水的底坑检验时,先要把水尽量泵干,再往底坑里面丢砖头或木块,使人可以垫在脚底,不用触碰到水,穿好绝缘鞋,用万用表测一下底坑是否漏电,不漏电再下去。⑤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座谈、讲座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或通过一些典型案例,使检验人员深刻地认识到不遵守规范的严重后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使检验过程安全有序的完成。
4、结束语
在电梯检验的时候,由于各项环节相对较多,危险源很容易产生,并且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安全事故产生。因此,需要针对电梯检验危险源,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证电梯检验的效果,降低危险源的产生,促使电梯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有效提升电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左一凡,宋帆.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南方农机,2018,49(8):216.
[2]韩胜军.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建材与装饰,2017(45):74–175.
[3]李明阳.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科技与创新,2017(8):139–140.
[4]王帅.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分析与安全保护措施[J].电子世界,2018(2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