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运行及制动性能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   作者:罗英俊
[导读] 城镇化发展脚步的加快,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随之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也备受关注。
        摘要:城镇化发展脚步的加快,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随之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也备受关注。电梯制动器设备作为电梯的核心设备,是最为重要的安全装置,只有保证其制动性能,才能实现电梯的安全运行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因素、事故发生原因,对如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及制动性能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字:电梯;因素;安全运行;制动;
        电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质量以及运行安全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电梯的使用愈加频繁,有关电梯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多起由电梯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中,常见问题包括电梯曳引系统故障、安全装置故障、门系统故障。电梯轿厢意外运行保护设备、上行超速保护设备、安全控制系统、曳引系统以及缓冲器监控设备等都与制动系统存在关联,由此可见电梯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梯的制动系统。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了电梯安全运行及制动性能,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1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因素及事故发生原因
         1.1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因素
        (1)设计因素:在电梯设计前要全面考虑电梯运行安全相关问题,广泛采纳工作人员及乘客对电梯设计提出的意见,在确保电梯设计技术准确性的同时保障运行安全性。设计完成后对电梯运行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设计及制作中不存在安全隐患。(2)安装因素:安装质量与电梯安全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之间具有之间关系,若安全不合格,电梯在运行中必然会存在众多安全隐患。比如机房及通道安装偏差,安装后没有进行全面评估检测,或检测方法或数据陈旧等原因,造成电梯存在安全问题。(3)维护因素:随着电梯集成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电梯维护人员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维护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未及时更新自身专业技能,导致在电梯维护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设备机械或电气存在问题,通常是安全设施投入未到位、维保工作欠缺、电梯元器件失效等原因造成;(2)违章违规操作,通常是因为电梯维保人员或安装人员在在进行相关操作中存在违章违规行为,由此而导致电梯运行安全事故发生;(3)乘客违规乘坐存在问题,通常是因为乘客在使用电梯过程中存在超载、撞门及超时挡门等因素导致;(4)电梯维护管理问题,通常是因为电梯管理机房管理方法错误,或因电梯欠缺维护导致三方通话失效、停电或电梯供应电压不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电梯安全运行策略
         2.1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在电梯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外界影响而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要想将其问题进行解决,首先需要将人们的安全认识进行提高和增强,对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常识展开宣传工作。以广告张贴的形式或是字幕滚动、教育讲解等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电梯使用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并针对电梯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人们熟练的掌握避免电梯危害的方法,使其能够在面对危险情况时,做出保证自身安全的举动,避免更严重问题的发生。
         2.2加强电梯生产安全管理
        加强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将电梯的生产质量进行加强,这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首要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促进电梯整体质量的增强,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加强对电梯生产人员的素质培训,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促进技术操作能力的增强。同时,针对电梯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进,促进生产创新发展,提高电梯生产质量。此外,还需要加强电梯生产安全运行质量监管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建立一定的监管制度,对生产完成的电梯展开质量问题的检查,在保证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被投入到市场使用,从而保证电梯生产质量,促进电梯的稳定运行。


         2.3完善紧急救援对策
        针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危险问题,往往会对人员造成健康危害,并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促进电梯稳定运行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从实际情况进行出发,对电梯的安装工程提高重视程度,准备安装,保证稳定性,加强电梯运行稳定性。与此同时,需要根据安装过程,结合发展现状中常出现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从而保证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2.4定期进行电梯检查维修
        很多电梯使用单位并不重视电梯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错误认为电梯只有安装完成后便可以一劳永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电梯维修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单位必须要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若电梯相关部件出现老化或使用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不可“将就”,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通过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将电梯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中,确保日常使用中电梯运行安全,让使用者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以保证。
         3电梯制动性能
        电梯的制动器设备又被称之为抱闸装置,这种设备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制动器类型。其应用范围广泛,电梯当前使用的制动器装置通常为蹄式制动器装置或者是蝶式制动器装置,电梯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磁制动器,一般来说,无论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存在何种差异,其工作原理本质上不存在较大差别,在其运行过程中,电梯中的电磁制动器设备通常处于闭合状态,制动器装置内部电流流动的时候,会形成电磁力,此时利用铁芯装置进行吸合,会形成作用力,该作用力可用于制动器装置中制动臂的旋转,在这种作用力的推动之下,制动瓦会与制动轮分离开来,实现制动器的松闸。当制动器的线圈中没有电流的时候,制动器会受到其中弹簧的作用力,提升制动轮和制动瓦之间的紧密程度,进而产生制动。
        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定期对其制动性能实施检测,当前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制动性能的检测时,主要使用两种检测方法,第一种方法为人工目测检测法,第二种方法为人工划线测量法。通常情况下,电梯中制动器装置的整体性能与其制动力的大小密切相关,此外,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还与电梯制动过程中轿厢装置的减速度有关。在进行制动性能检测时,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将规范中提到的制动性能检测要求作为理论基础实施检测。电梯制动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良好的制动性能,那么电梯轿厢的减速度必须控制在0.5m/s以上,但是最高不得超过1m/s。在制动性能检测期间,如果电梯轿厢装置的整体负荷控制在125%左右,且通行速度控制在额定值,电梯由上至下运行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将制动器设备和曳引机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根据电梯轿厢的实际制停距离的测量值来检测电梯的制动性能是否满足相应的制停标准。
         4结论
        电梯运行安全的保障意义重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每个环节运行稳定,以电梯生产设计为源头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电梯来源质量,并通过加强管理和维护来降低运行中安全风险发生率,最大程度上确保电梯运行安全,让电梯能够为我们日常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出行服务。
         参考文献:
        [1]规范的安装程序才能保障电梯安全[J].李贤明.中国电梯.2019(24)
        [2]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侯雁鹏.科技创新导报.2019(25)
        [3]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安全监管系统设计探讨[J].聂靖.中国设备工程.2019(23)
        [4]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王聪.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4)
        [5]上海市电梯安全状况分析解读[J].宋玉,梁骁,薛季爱.中国电梯.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