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电网的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故障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当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动作。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发出故障信号,直接关闭相关设备,终止不安全设备的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一、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性的因素分析
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安全运行是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会使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而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主要是针对电气自动化不正常状况的运行。因此,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机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继电保护器中软件结构规划不科学、需求分析不精准、在检测环节产生不标准、编码偏差很大等问题,会直接造成继电保护器出现拒动,进而阻碍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的稳定运作;第二,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的因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硬件装置中,继电保护装置、辅助装置、通道以及接口、装置的通信等出现一些故障的之后,都会给电子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第三,人为因素。电气自动化内继电保护器的安装者未根据设计标准来接线,或是存在错误接线现象。在电气自动化平台继电保护器运行阶段,运维者未根据标准对其展开维修和检查,在检修时存在人为错误,以上因素会极大阻碍电气自动化平台内继电保护运作的可靠性。
二、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原则分析
在实际将继电保护技术运用到现代电力系统当中之后,需要工作人员能落实其中的关键原则,这样才能让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2.1持续运行原则的落实
由于现代电力系统规模较大,并且继电保护装置设计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工作人员使用继电保护技术开展电力系统保护工作的时候,要能对继电保护技术以及整个电力系统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这样在使用继电保护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而在实际落实相应工作的时候,一方面要能积极的做好科学维护以及故障处理工作,让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模式得到优化。另一方面,在常规的设备维护以及设备安全保修阶段中,需要电力企业能强化管理工作力度,从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2.2宏观调控原则的落实
在实际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处理的阶段中,工作人员要能认识到这项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并能在工作中秉持循序渐进的理念,遵守相应的宏观类型调控原则,再结合相应的具体要求,对继电保护系統的整体运行管理以及系统维护进行优化,让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其次,在完成了相应的工作内容之后,要能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避免由于操作问题而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管理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在完成了项目质量检验工作之后,也能让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得到强化,最终实现电力系统在安全运行方面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3.1强化验收环节
在安装继电保护技术装置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验收以及检查,该项工作的实施能够保证安装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这样才能使继电保护技术装置正式投入系统的应用当中。在对其进行使用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工作,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的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情况实施模拟,以便尽量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的功能以及安全性进行校验,使运行得到保障,使设备的优势以及功能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此外,针对相关的实践过程,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明确,制定防范措施。最后为测试环节,是对安全技术的一项考量,也可以综合测验设备的抗干扰性,以便对设备的安全以及可靠运行给予保障。
3.2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继电保护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规范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供电公司应聘请专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及电抗器等保护装置,进行定检工作、整组传动试验工作、继电保护消缺及升级等工作。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布置一般原则,保护定值调整,消缺工作二次安全措施布置原则,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等方面,需对员工进行深入培训。实操培训主要针对厂用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发变组保护装置的相关保护功能进行功能校验和故障缺陷操作。培训中心继电保护实训室的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班组成员可根据日常工作内容选择相应的保护屏进行实训。通过多次消除故障与设计故障的练习,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认识。通过培训,可全面规范继电保护工作现场的作业流程,提升员工的现场安全意识,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借助继电保护实操培训,提升班组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班员现场应急处置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3.3完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制度
首先针对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一系列制度以及规范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利用对制度的制定,可以对系统的安全性能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其中,需要对产生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处理。同时,对于安全问题责任制给予明确,真正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使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系统有序地实施,不但可以将工作的实效性以及质量进行提升,还可以对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给予保障,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和累积,使继电保护装置得到升级和更新,避免因为软件设备等问题产生错误和安全故障。
3.4加强继电保护检查,及时排查故障和隐患
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系统,需提前做好相应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为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管理,防止发生继电保护事故,供电公司需积极组织运行检修人员对地区电网管辖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现场全面核查。重点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三核对”工作,检查调度台定值单与现场执行定值单是否一致,检查现场执行定值单与装置定值、压板是否一致,检查装置定值、压板与实际运方是否一致,检查定值下达单和定值执行单的开展情况。现场运行定值与定值单不一致处,需及时联系市调、县调以达成一致,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市调。检查中,重点检查变电站端子箱密封情况,加热器、除湿装置、自动排水泵及自动风扇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检查出的缺陷和隐患,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排查工作的高效及时,供电企业应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排查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并加强跟踪监督。同时,排查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分析危险点,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中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广泛的应用,不仅仅是由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当中发展较为迅速,还因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功能十分强大,其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因此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无法离开继电保护,继电保护在普及过程当中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装置在电力系统当中的进步也在逐渐向着数字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73-74.
[2]王强.高压继电保护系统原理及其常见故障分析处理[J].南方农机。201748(8):84.
[3]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