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03期   作者:张孔祥 王好典 顾保华 买买提艾力?托合提肉孜 于永兴
[导读]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中,可能出现异常数据的情况,影响工作准确率。对此,要充分分析及判断异常数据情况,明确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研究?
        引言
        用电信息采集的系统,指的是能够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实时监控、数据处理、定期采集等功能的电力系统。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进步,电力用户的数量日益增加,因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与工作负荷,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中,容易出现异常数据情况。另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也使得出现异常数据的机率增加。对此,电力企业应当更加重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数据,科学合理分析判断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使其信息采集质量提升。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概述
        随着近些年用电量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逐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用电数据的采集量,并且也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的难度。但是随着近些年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能够很好地处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量较大的问题。从相关文献以及实践中可知,满足IEC国际通信标准的大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千万级用户的需求,可以高效稳定地实现用电信息采集方面的功能,例如远程参数配置、数据实时采集、电能质量检测、停电检测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用电客户的服务质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状
        明白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工作原理之后,要对其当前使用的状况进行一个掌握。由于在发展阶段对能源的不节制利用和浪费,导致能源问题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着眼于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电网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来扭转当前用电的局面。就目前来看,电力资源市场面临的严重不足的情况,其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得不到具体的表达。为了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改变传统的用电方式,开发智能型用电模式,国家电网公司调整了发展战略目标,以“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为主要目标,开始建立标准化的抄表模式、收费模式以及营销计量模式,并要求电网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也花下了大力气,从2009年开始,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电网建设方面,并计划在3至5年的时间内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当然,在不懈的努力之下,该系统已初见模型,并且其整体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对该系统的建设过程其实可以分为几个单独的建设项目,但是这样做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由于缺少整体之间的沟通,会使得主站软件在多种信道的应用中出现难以衔接的情况。正是由于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性,导致该方法的利用效率不能够提高,也使得系统的真正价值无法得到发挥,所以对其进行应用优化与改良是势在必行的。
        3系统功能架构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使用了较为先进的多层B/S应用架构体系,主要包含数据层、业务层及展示层3大功能架构,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三大功能架构的模块化设计,从而使得数据层和业务层、业务层和展示层能够连接在一起,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业务层还需要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形成连接。
        同时,系统需要和一些使用较多的、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很好的实现兼容,以组件思路为依据展开设计工作,主要包含3个功能模块:
        (1)数据源整合。主要的功能是深入的挖掘并整合与决策有关的用户信息、用电信息、异常用电事件和配电网拓扑信息的数据源;
        (2)用电异常智能模型库。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用电异常分析模型来构建多角度、多维度、多模型的用电异常智能分析模型库;
        (3)可视化呈现及辅助决策。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多维的展现能更加清晰的、科学的找出用电异常用户可能出现的区域分布位置,使得稽查人员排查的范围被进一步的缩小,提高了工作效率。


        4大数据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4.1远程抄表管理的应用
        如何准确的抄表一直是电力企业的重要问题,在整个电力营销系统中,远程抄表管理始终是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常见的抄表技术主要有:采集种负担、网络通道、智能电表、主站等作为抄表的核心技术,同时可以达到远程抄表和电能数据分析同步等实际应用。实际的业务控制系统流程为:业务应用层,主要包括营销业务系统(为计费及核算业务)、稽查系统(异常用电分析系统);业务处理/执行层,主要包括采集系统(远程抄表业务);业务支撑层,主要包括采集终端:响应并处理采集系统当中的有关指令任务,并将信息传递到计量器具内,同时计量器具响应同时对采集终端所下达的指令予以处理。
        4.2线损分析支持
        依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遵循供电可利用率的思想,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水平,进而降低电能的线路损耗。而在大数据系统的支撑作用下,可以有效进行线损分析,尤其是通过对公变压器关口表、各专以及全网用户的监控,就可以分析出监控老化、长期超负荷运行、客户偏多等线损指标偏高的结果。
        4.3智能电费管理应用
        在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当中其电费管理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主站、终端与电能表等多个环节相互衔接完成,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可将其划分为主站电费管控、采集终端电费管控和电能表电费管控这三项具体业务。主站中主要是积极开展电费管理工作,依靠收集的用户电费信息、电表走数等来搜集信息,并将用户的剩余电费计算出来。若用户电费即将不够使用或接近临界值,就可以及时向用户发送缴费通知,用户在接到通知后及时缴费,成功后,供电企业在合上电闸,继续供电。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使得用户电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准确,电费的收取更加的高效化。
        4.4用户监测与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用户监测与分析,同样离不开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保障,通过从系统远端电表实时计量数据研究,可以为故障报警带来依据。一方面,以单个用户电量分析用户的用电特性,可以监控用户使用电能的各项参数。另一方面,通过行业电量分析,可以为企业战略决策带来数据基础和支撑保障,进而为技术指导和能效管理提供助力。
        4.5防窃电管理
        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可以获取用电客户的实时数据,根据采集回来的实时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和判断,并传送至系统处理程序部分,之后通过现场的核实以及公证人员的公正处理,最终实现防窃电的判定功能。
        结语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展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在智能电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营销工作中,随着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及应用,希望能制定出涵盖更多专业领域的可行方案,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精细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朱维佳,曹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5,(07):108-111.
        [2]王英.数据挖掘技术在配电网报警信息处理中的应用[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2.
        [3]汤子隆.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故障排除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04):103.
        [4]沈海涛,秦靖雅,陈浩,等.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的异常数据审查和分类[J].电力与能源,2016,(01):17-22.
        [5]周明涛,刘利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事件应用分析[J].大众用电,2015,(03):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