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自动化的改造技术探索张本启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22期   作者:张本启
[导读] 科技的进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生产生活逐渐朝着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技使整个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摘要:科技的进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生产生活逐渐朝着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技使整个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厂作为电能的产生行业,是保证城市电力供应的重要产业,与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电厂热控自动化的改造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电厂产能,提升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供应。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
        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电厂的效益,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对电厂热控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需求,是电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热控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热控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些设备和技术不但具备更强的热控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的概述
        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是因为当前社会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热控系统无法满足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导致电厂的产能受到了一定成程度的制约。在发电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温度不能有效控制,就会对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造成损害。为了提高电力能源的生产效率,满足使用需求,就需要使用相关技术对热控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使其在发电机组提高产能的情况下,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1]。所以,热控自动化改造是为了使电厂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的需求,进行的自我优化和更新。其主要改造方向包括对监控设备、显示设备、操控设备和相关作业人员的培训等,是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同步升级,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
        二、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分析
        (一)智能监控机组设备的改造
        在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智能监控机组设备的改造是其中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改造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对电厂生产全过程的监测控制程度。通过监控设备、传感器和相关的其他监控仪器,组成全方位的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厂的各个角落和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全面优化监控能力。在智能监控系统中,传感器等设备将监控接收的数据传输给处理中心,通过智能监控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将电厂的生产状态呈现给管理人员[2]。所以,监控机组的改造主要包括接收传输设备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通过二者的配合,能够提高监控水平。在监控机组改造后,能够具备远程监控能力,并且对电厂设备运行的状态、零件磨损情况等进行检测和报警,极大程度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效率。
        (二)高清大屏的显示设备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中,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采用小屏幕显示,不仅显示的数据信息量有限,同时长时间作业容易产生疲劳和错误操作。因此在热控自动化系统改造中,人机对话系统和显示操作系统将进行改造,实现高清大屏幕显示,不仅能够将热控数据转化为图像、文字等各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人机对话界面和便捷的操作体验,极大程度减少了工作疲劳感和工作失误情况的发生[3]。这一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热控系统的管理和操作,降低人为故障发生概率,提高了电厂热控管理水平。
        (三)操控系统智能化改造
        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的目的是实现电厂热控智能化的革新,通过对电厂监控设备、管理系统和控制中心的改造,能够建立完善的热控智能管理系统。因此,在改造的重点在于对智能管理体系的建立,其中包括监控传感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智能控制中心。通过传感设备的安装对热电厂生产过程进行数据收集,将数据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处理分析后,根据数据对电厂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然后下达相应指令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电厂热控智能化。


        (四)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热控自动化系统不仅仅是对设备和系统的改造,同时也是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力水平的因此提高。通过电厂设备和系统的升级优化,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同等的操作和使用能力[4]。能够适应和使用心得热控自动化系统。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热控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和维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成立更加专业和技术熟练的热控管理队伍,为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三、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电厂改造前的热控自动化系统及电力生产设备状况
        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改造通常需要基于电厂原本的电力生产设备进行,也就是说,在进行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时,需要电厂本身具备完善的电力生产设施,并且各类机组齐全,能够正常从事电力生产作业。通过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改造,能够使电厂热控能力提高,促进电力能源的生产。例如,某电厂具备两台300MW的进口机组,采用中储式直流锅炉,其压力超出了控制临界点[5]。选用DCS分布式热控系统,在进行机组内部热控时,存在众多问题和风险,热控能力和可靠性不强。而且热控系统监控方式较为单一,与自动化热控系统的全面无死角实时监控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电力生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工作难度更高,而且工作内容复杂,不利于电厂生产管理。
        (二)热控自动化系统改造
        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热控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热控自动化系统改造中,第一选择为分散控制系统,例如HIACS-5000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现过程和监视两级控制,能够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能够通过系统进行清晰的了解,有效对电力机组运行过程进行控制,使其更加安全稳定。由于热控系统改造需要对电厂设备进行全面的优化,所以改造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机组、设备和仪器,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具备充分过好改造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和过程管理,确保改造各个环节能够符合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出相应的监控效果[6]。
        (三)热控系统改造优势分析
        热控系统自动化改造完成之后,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热控环节能够实现智能化运行,相较于传统的电厂热控管理体系具有极大的优势。首先,电厂热控管理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化管控,大大降低人员管理在电厂热控环节的投入,通过系统可以自动实现温控。其次,智能管理体系通过对电厂运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调控管理,相关数据可以作为电厂运行管理的参考。最后,智能化温控系统能够与电厂智能化管理形成良好的整体,使电厂生产运营过程实现全过程智能运行,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电厂自身的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造机计划,使其能够适应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要求。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量电厂相应设备和机组的性能,优化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热控系统,做好过程控制,配置合理的管理站,以便发挥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性能,为电厂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亚彬,白明强.电厂热控自动化的改造技术探索[J].科技风,2019(17):204-204.
[2]吴吉;.电厂热控装置可靠性分析与技术探讨[C]//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能源论坛.2018.
[3]李小康.关于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优化改造研究[J].科技风,2018,000(004):158.
[4]赵日臻.火力发电厂PLC热控系统的干扰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
[5]韩永升.热电厂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运用及发展[J].智富时代,2018,000(07X):P.160-160.
[6]张子玉.火电厂热控系统安装施工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