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充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电力工业,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电力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并且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发电行业之中,逐渐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经营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规范电力市场发展秩序,形成规范、健康的电力市场制度,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发展。本文对新环境下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要求,对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策略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新环境;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
目前,受到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的电力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中,电力市场中的企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随着国家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与此同时,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营销能力,从而有效支持供电企业发展进步。而要提高供电所的营销能力,就必须要对其营销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增强供电所的核心竞争力,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高优质的电力服务。
一、新环境下供电所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销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营销成为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的核心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营销管理建设,优化营销管理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能力,使供电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获得新的发展。但当前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对营销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营销管理意识,这就导致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薄弱,也没有基于营销构建完善的服务机制,进而严重限制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发展和进步[1]。
(二)市场营销方式滞后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发展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方式逐渐代替传统营销方式,成为主流营销方式之一。但在供电企业中,其营销方式较为滞后,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也没有通过营销对电力用户的消费深度,这都影响了供电企业的营销质量,限制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三)新的营销模式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由于缺乏竞争能力,供电企业没有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同时营销模式固化,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这就导致供电企业对供需关系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而使供需失衡,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供电所要做好营销管理创新,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变化情况构建全新的营销模式。但当前供电所新的营销模式还不够健康,市场开发深度严重不足,这都限制了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发展。
二、新环境下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策略
(一)强化营销管理意识
良好的营销管理意识,是新环境下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供电企业的领导人员必须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有效强化管理意识,带动供电企业的全体员工加强对营销管理的重视,从而为供电企业进行营销管理创新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营销管理理念
在新环境下,供电所要做好营销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要对营销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供电企业必须要积极转传统的垄断思想,重视营销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客户满意度,优化供电服务质量。同时,针对客户需求推出相应的优惠项目,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有效扩大供电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利润空间。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要积极加深市场调查,积极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加强对供电企业的优势进行营销,从而有效吸引客户,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品牌价值和营销质量(见图1)。
图1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层次结构图
(三)创新产品战略
在新环境下供电所要然后好营销管理创新,归根到底必须要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创新。供电企业应结合当今市场经济环境及客观条件,针对自身产品的特点创新产品战略,充分展示出产品优势,从而使供电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效强化营销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质量。
(四)优化促销策略
在新环境下,供电所要做好营销管理创新工作,就必须要合理运用促销手段,让客户及时了解产品最新信息,促进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互动,加强新产品宣传,从而有效扩大市场空间,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此外,通过促销还能有效收集客户反馈的信息,更加深入的了解客户需求,这对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供电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营销理念,构建全新的营销模式,扩大营销份额。从而使供电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供电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治国.论供电所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J].环球市场,2019,(33):137.
[2]王圣山.供电所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