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目标下,对新型电力结构和电力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继电保护作为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的基础,对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起着非常好的作用。继电保护由于其结构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失稳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解决对策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
1.1人为因素
继电系统的安装、维修以及日常检查等都离不开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支持,这就使得继电保护维修人员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处于关键地位。继电保护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继电保护维修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维修环节认真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此外,高科技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大范围使用,对继电保护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维修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巩固自我,促进电力系统的平稳健康发展。
1.2设备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自身质量及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软件设备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继电保护装置包含断路器、通信设备、绝缘装置、交流电压切换箱等,共同作用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数据输入、逻辑分析、数据转化等环节,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电路老化、故障等问题出现在断路器、通信设备、绝缘装置、交流电压切换箱等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直接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从而引起电路不稳定。(2)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作为继电保护装置的指令发出源,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直接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数据转化等数字化流程。只有保障电力系统的软件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确、有效的运行。
1.3电网结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结构作为决定电网输电量的重要结构,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网结构后期的拓展性。此外,电网建设初期应充分考虑人们日常用电的高峰期需求量,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稳定。
1.4安全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因素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电网管理模式落后、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安全管理因素都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只有加强管理模式的先进性,而且电网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等,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
电力系统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陷入停滞,也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化控制。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2.1设备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设备质量或者其内部的一些软件设备都可以造成继电保护的不稳定。(1)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设备较多,它们在继电保护正常运行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有效的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数据的分析、输入以及转换等。但是如果其内部设备的电路出现故障或者老化现象,那么将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严重的故障,进而造成整个电路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2)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是需要自身的的软件设备来进行指令发出的,因此电力系统的内部软件设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电力系统的内部软件设备将会直接影响继电保护系统数据的分析、输入以及转换等。所以只有严格确保电力系统的内部软件设备正常的运行,才能够有效的确保继电保护的稳定性。
2.2人为因素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不论是安装、维修还是检查、更新等都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由此可见继电保护的维修人员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继电保护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养将会直接决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只有我国的继电保护维修人员在工作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拆装维修等,才能够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对于继电保护的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相关的继电保护维修人员要积极优化自己的理念,然后不断适应全新的技术,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电网结构因素
目前我国人民的用电量在与日俱增,而电网的结构作为电量运输的重要结构,想要有效的保障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就需要要进行电网结构的拓展性。除此之外,在进行电网建设的时候还需要全面考虑到人们的用电高峰期和低峰期,以此才能够确保人们生活对于用电的稳定性。
2.4安全管理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2]。如果我国的电网管理较为落后,并且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需求,那么都将会造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并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然后严格遵守相关的电力规章制度,就可以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解决措施
3.1继电保护中软件故障的处理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软件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信息的实时且详细的记录和及时处理。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对监控图形进行分析,根据故障情况的相关记录(如:设备过载情况、跳闸时间、故障记录波形态等系列参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为了能够正确分析其原因,即使是在计算机软件保护逻辑出现故障时。也能尽量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检查时要遵循以下特定的步骤:(1)绝缘检测;(2)保护性能检查与外部检查;(3)定值检查。
3.2对二次回路进行拆除
通常情况下,回路故障是继电保护故障中较为常见的。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相应的故障检测与排查时,如果故障存在但又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时,一般可以采用把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拆除,然后重新组装的传统办法,目的是为了便于更加准确的对故障点进行定位,找到相应的故障点后再将设备组件依次安装好。
3.3运用置换方法进行故障处理
所谓的置换方法是指:在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查时,如果发现某一设备疑似存在问题,则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对其经行置换(确保所用的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以此来判断疑似故障元件是否真正存在故障。这种方法可以将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尽量缩小,且大大缩短了事故检查所需的时间。
3.4参照对比方法进行故障处理
顾名思义,参照对比方法就是指把相同型号和规格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作为参考依据,将运行不良的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照比对,当出现比对不一致时,说明继电保护存在故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用电量的逐年增加,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性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想要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然后不断规范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再者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冶金丛刊,2017(4).
[2]曾章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5):74-76.
[3]孙卓,赵晋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