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曹兆锋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22期   作者:曹兆锋
[导读]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重点分析与优化。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重点分析与优化。在依照规则落实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现场管理组织规划与制度、调整现场管理形式、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交流,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升级。本文基于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建筑工程房建施工当中,有效的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不但需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而且需要提高房建施工的整体质量等。但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而言,在建筑工程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当中任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其问题的所在点,并针对问题做好加强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的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指的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常用的、通用的技术,可以是一道具体的施工工序,或者是完成一项分项工程所需的技术手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指的则是完成整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所有技术手段和流程,不同项目之间的技术体系有所交叉又有所区别,但总体上讲诸如混凝土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等几乎是所有工程建设通用的关键技术手段。施工技术体系并无统一标准,但在同一项目建设体系下,其施工体系必须是完整的、统一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更换技术方法,则会增加建设成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使用安全的前提,所以我们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注意钢筋、混凝土等建筑主结构之间的搭配、连接,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建筑产生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电气接地施工工作,保障建筑处于安全的使用状态。
        2.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初始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地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测量,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才能合理设计地基施工方案。有很多地区存在复杂地质问题,所以地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差异的影响,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地基本身支撑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地基是上不建筑结构力量传递到地表的连接点,对其承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很多地区存在软土、沙土等复杂地质问题,这些软弱地基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低下,无法承受上不结构重力,甚至出现坍塌等严重问题。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当前常见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换填土质法、加筋法、注浆法等。不同的软弱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前注浆法和换填法是常用的两种方式。换填法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地基加固中,主要是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掘出用碎石、沙土等含水量低的土质进行替换。注浆法是将原生土质和人工合成化学泥浆混合达到整体支撑能力增强的目的。
        2.3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工作也是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水资源,但是一旦建筑工程中出现跑水等问题,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

建筑物中的浴室、厨房、卫生间等都是用水量比较大的地方,因此需要高度的重视建筑施工中的防水效果,满足国家的标准要求,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防水材料质量的检查,使用的防水材料性能一定要满足使用标准,同时使用正确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漏水的现象。高度的重视建筑工程中比较容易漏水的位置,严格管控,专人检查,保障无死角。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分析
        3.1建立完善的房建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要想使得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具体来说就是使用金字塔形式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将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管理落实到相应的管理人员身上,不管是管理层的人员还是基层的施工人员,都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3.2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应当建立并优化规章制度,完善奖惩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相关管理负责人要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和检验情况。施工管理层应当定期、不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对于出现问题的工序应当做好跟踪调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施工作业。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并挖山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并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充分落到实处,禁止形式化管理。
        3.3施工阶段质量的质量管控
        (1)强化对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关注力度。每个施工单位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都需要对施工的技术,工序、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我们都知道,房建工程的施工有一个特点,就是施工的工期较长,施工工序复杂,可以将房建施工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构架、组装、装修,每个阶段的工作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检查工作。在展开实际的施工之前,施工的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项目交底工作,基础的施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施工人员图纸,工序,安全等内容进行控制。(2)有效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单位在采购施工的原材料时,要严格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以及信誉进行考核,在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之上控制原材料的购置成本,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购的施工材料是符合施工要求的,并且好要加大对施工材料存放的控制,杜绝由于存放不当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发生。(3)管理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项目施工规模、工期要求及具体施工特征作为依据对所需器械设备的引入形式进行选择。此外还需对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进行遵守。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的改革与进步、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施工方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是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得力助手。为此,必须要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技术体系的建立实现对施工的全流程把握,进一步而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于防水防渗施工、给排水施工、装饰施工、混凝土施工等实行精细控制与管理的施工方法,促进施工技术向节能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新探[J].城市建筑,2019,16(33):195-196.
[2]牛金莲.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2):99+102.
[3]冯宗伦.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2):62.
[4]董丞.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居舍,2018(24):6.
[5]胡婷婷.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