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高载能产业与水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建议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22期   作者:庄凌凌,莫帅帅,张敬峰,张祺顺,陈立,和积星,刘莎,赵志员
[导读] 我国电解铝产量一直位于全球前列,但利用率过低与产能过剩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电解铝的发展前景,铝行业整体疲软。如何发挥云南水电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以铝硅为代表的高载能产业与水电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快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有效途径之一。
        内容摘要:我国电解铝产量一直位于全球前列,但利用率过低与产能过剩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电解铝的发展前景,铝行业整体疲软。如何发挥云南水电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以铝硅为代表的高载能产业与水电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快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载能产业 水电产业 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为长期倚重资源产业、基础产业的云南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近两年来,云南省主动谋划和融入国家“北铝南移”,推动水电优势产业和铝硅高载能产业深度融合,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插上了腾飞的臂膀。
        一、以铝和硅为代表的关键基础原材料是国家长期所需
        关键基础材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四基”[ 工业领域的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铝本身是常用的生产物资,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有色金属资产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同时,因铝产品具有接近100%的可回收性,电解铝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产品,电解铝工业也被认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重要保障。
        我国作为世界上电解铝的主要生产国与消费国,2018年电解铝产量达3580.2万吨,同比增长10.9%,占全球总产量的55.6%;销售量为3371.8万吨,同比增长10.9%,占全球总销量同样超50%;表观消费量[ 表观消费量是指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当年进口量减出口量)。]约为3587.15万吨,同比增长7.4%。[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indu/2019-06-28/doc-ihytcerk9895599.shtml]我国生产的电解铝绝大部分用于满足国内自身需求。此外,硅及硅基材料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2018年我国工业硅产量和消费量占到全球总量的68.2%和45.2%,国内硅产量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有超三分之一出口国外。[ http://www.yuanzhezixun.com/woguogongyeguichanyefazhanxianzhuangfenxi/]
        二、以电解铝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分散布局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和承受
        当前,我国电解铝产量虽已占据世界总产量的50%,但产业的集中度依然很低。据初步统计,22个省份均有电解铝企业布局。这对全国打好蓝天保卫战和高质量发展都是极大的挑战。以电解铝产量大省山东为例,当地企业在超量发展电解铝的过程中大量开设自备电厂,全部使用煤炭发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过量排放的情况十分严重。加之一些企业也未在电解铝工艺过程中投入足量的环保设备,粗放式地发展电解铝,造成当地严峻的空气污染与水污染问题。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在2017年对山东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过程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山东省重发展、轻保护问题较为突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滨州、聊城等地违反国家要求,大力发展电解铝等过剩产能项目,电解铝总产能严重超过控制目标。这对山东,乃至国家下一步发展和布局铝产业都是警示。
        三、现阶段云南发展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为代表的高载能产业可解省内弃水之急
        新时代,以铝和硅为代表的关键基础原材料是国家长期所需的,而电解铝产业分散布局造成的污染又是我国难以控制和承受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以水电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水电铝材和水电硅材,这不仅是发挥我省水电资源优势的现实选择,也是就地消纳富余电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对国家打好蓝天保卫战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贡献。截至2019年上半年,云南实施“水电铝材一体化工程”,已引进和亟待落地的产能达600万吨,在铝基新材料下游布局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到2020年,我省将打造5个左右水电铝材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水电铝总产能届时将达到600万吨,就地消纳水电800亿千瓦时以上。“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工程”目前也整体进展顺利,各州市已经逐步启动和建设硅产业项目,全省已建成投产水电硅材项目7个,完成投资153亿元,工业硅产能控制在130万吨,有望消纳水电300亿千瓦时。
        四、云南长期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目前,我国95%以上的电解铝产能为煤电铝,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造成了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高排放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巨大挑战。而与煤电铝相比,水电铝减排幅度高达90%以上,能够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我省水电铝产能约占全国水电铝规模的75%。进一步深挖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牌”潜力,承接国家下重手取缔的煤电铝产能转移,非常有利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环境压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非常有利于国家区域协同发展、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


        根据电解铝能耗值测算,按照我省目前电解铝600万吨的产能规模,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年用电量将新增472亿千瓦时,如果这部分电量全部用水电来生产,火电供电煤耗按每千瓦时310克计算,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25万吨。根据硅产业能耗值测算,按照工业硅产能130万吨、多晶硅产能达到7万吨、单晶硅产能达到8.8万吨的产能规模,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年用电量将新增电量200亿千瓦时,如果用水电替代煤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0万吨。直白地说,国家如能将中东部的煤电加工铝、硅产能转移到我省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对云南,对全国都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天大好事。
        五、云南发展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不能顾此失彼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云南对GDP贡献上千亿增加值的行业仅有烟草和电力。2018年以水电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和第二大税源,可见水电产业已成为我省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以水电产业为基础发展水电铝材和水电硅材,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初心完全是为我省长远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新的财源点,形成新时代云南新的生产力。但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方能汇聚支撑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电产业与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之间“杀鸡取卵”的利益博弈应当及时引起注意及警惕。在我省水电上网电价全国最低(0.192元/千瓦时),水电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水电企业仍在为高载能产业进一步降低水电价格。以水电铝材为例,增量电解铝相较于存量电解铝价格更低,而电价降幅是由水电企业及电网公司所承担,水电企业须降低上网电价至0.13元/千瓦时。而此时,水电企业自身已面临入不敷出的艰难困境,以某大中型水电企业为例,仅利息、折旧、水资源费、库维基金及增值税等几项费用,分摊度电成本已高达0.195元/千瓦时。这种“饮鸩止渴”的让利举措,使水电企业运营面临巨大风险,发展信心和后劲明显不足。
        六、须警惕大力发展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可能导致云南存在远期电力紧缺的风险
        云南加大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力度,努力解决省内弃水问题十分重要。但考虑到工业用电具有全年平稳均衡,汛枯差异较小的特性,需警惕随之而来的远期省内电力紧缺的风险。2019年考虑电解铝产能170万吨,在年底逐步达产,预计用电量将在220亿千瓦时左右。综合考虑省内用电自然增长,届时我省枯期电力缺口预计约70-100亿千瓦时。
        随着电解铝的达产以及用电需求的自然增长,在汛期弃水电量逐步得到缓解的同时,也出现枯平期电力能源大幅紧张的局面。2020年考虑新增300万吨电解铝及130万吨水电硅达产及用电需求自然增长,汛期弃水电量得到逐步缓解,预计弃水约为50亿千瓦时。但与此同时,也将出现枯平期电力能源大幅紧张的局面,平枯期电量缺口约达400亿千瓦时。
        七、云南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需实现产业链协同
        我国高载能产业自东向西转移在20世纪初就有迹可循。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产业梯度转移要由“产业链整体式转移”取代“产业链分拆式转移”,由“高端技术合作”取代“低端产业转移”。这对我省大力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很有启发。
        现阶段,我省发展的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尚处于 “微笑曲线”的中段,而“微笑曲线”的两头在外,深加工下游产业十分薄弱。以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吸引其落地禄丰工业园的是低廉的水电价格及充裕的水资源,但一期、二期项目的产品都只有单晶硅片,上下游产品都无延伸,我省做不到产业链集成,对国家和云南都是重大损失,这种孤岛式的发展不可持续。
        建议我省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产业链协同,从财税、土地、融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共同研究和完善对水电铝材、硅材产业的综合性优惠政策。同时,以政府“看得见的手”加大对铝、硅企业的有序引导,加快培育铝材、硅材深加工下游产业集群,形成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提升产业加工附加值,找到一条科学合理、有效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
        八、云南发展以水电铝水电硅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要结合水电发电特点合理布局
        云南发展以水电铝水电硅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要准确研判我省电力短期和长期供需形势,在进行基础原材料产业总体布局时,增加布局汛期多用电、枯期少用电,产值、附加值高的灵活用电企业,科学有序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这类高用电特性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实现基础原材料产业用电特性与我省发电特性相匹配、相协调。结合云南汛期市场价格特点,建议枯期以高附加值、高电价承载能力的深加工产业为主,汛期以电价敏感的上游产业为主,实现用电价格与我省市场价格相吻合,真正孕育出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