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效率提升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李海滨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教师面临着最大的难题就是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和作文,大多数初中生由于思维的限制难以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更难以深入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而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做积累,使得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无话可写,也难以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这些问题导致了语文整体教学质量较差。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读写共生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共生;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学读写共生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阅读是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从而达到认知事物理解世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而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讲,由于思维的限制和自身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有效理解文章中所要传递的信息,也难以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而写作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做积累,也必然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无话可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机械的句子叠加,这样的作文不能体现出真情实感。虽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和阅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阅读学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通过写作学生又能将阅读得来的知识加以实践运用,两者之间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紧密联系阅读和写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针对两者进行衔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身情感,理解语文阅读对自身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读写共生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事物,但初中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长时间地集中精力,由于个性的发展,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培养目标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清楚现阶段的学生应当阅读哪些书籍,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针对哪些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并和写作进行结合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读写活动和读写训练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对学生的各项特征做出深入研究,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教材,借助教材进行读写共生教学
         读与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这方面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遵循坚持积累的原则,只有学生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在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应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巧妙借助教材进行读写共生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是最适合培养初中生的各项语文能力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针对教材中的文章应当进行深入研究,以教材文章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深入训练。

例如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从结构上理解文章,认识到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记述顺序写的,在学生明确了这样的文章结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总分总的记叙顺序进行习作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借鉴语文教材的写作方法,对自身的写作方式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注意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迁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之初是从看图写作开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针对文段进行仿写扩写等方式进行训练,在学生达到一定的能力之后,再让学生针对文段进行续写和改写几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反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文章进行结构分类,分段理解等方式进行阅读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然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从阅读学来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迁移,从而让学生在培养了一定的能力之后第一时间拥有良好的平台进行实践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增长。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阅读和写作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有良好习惯作为基础,便能支撑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读写共生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和日记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坚持记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完课文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节文章中所讲的故事,所包含的情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日记的方式加以实践运用,能够让学生在良好习惯的促使下更好地理解阅读情感,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实践。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届语文课程对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日记写作的方式进行反映,这样能使学生在日记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写作,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通过写作激发自身的真情实感,同样,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能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阅读和写作一直是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共生的意义,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共生策略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遵循读写共生教学策略的原则,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读写共生的切入点,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永业.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9(18):16-17.
         [2]胡春娟.不仅“得意”更要“能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教研,2019(11):86.
         [3]杨瑞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写作的教学案例[J].读与写,2018(1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