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李秋华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三个方面: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三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设计合理的口语交际课型,让学生会说话;鼓励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说的素材。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教学情境;口语交际课型;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不是单纯地听,也不是单纯地说,也不是单纯地听说合一,它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定向的,而是互动的、多变的。”
         为了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听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本文将从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听说兴趣
         喜欢听、愿意说是学好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需要把学生现有的特点引入听、说教学中。当代中学生思想解放,活泼开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渴望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利用学生这一基本心理特征,展开一些表演,让学生去表演,在表演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非表演者对照原文以及自己对人物、故事情节的理解来评判表演者是否演出了文章的精髓。这样就把学生吸引过来。如果把这一堂课看成一场“戏”的话,那么,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而教师则担当起“导演”的职责。教师通过各种诱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角色”,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创造发挥,从而演出一场生动活泼的戏剧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参与心理,还能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在表演中提高说话水平和理解能力。
         2 设计合理的口语交际课型,让学生会说话
         在语文教学中,听话和说话随时都在进行,并且听话和说话是不可分割的,说话在听话的基础上进行,听话能力又在说话中得到提高。我不仅平时抽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还组织专门的听说研究课。
         因此,可以将口语交际课型大致分为两大类:
         2.1 平时随堂交流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课型,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2.1.1听写词语
         听写词语能督促学生掌握新课字词。万丈高楼平地起。词语听写,为学生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
         2.1.2 用词语造句
         学了一篇新课,理解了一些生词的意思,学习知识不能太死板,而要能灵活运用,可通过口头用词造句进行迁移训练,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2.1.3 课堂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回答
         课堂上让学生听清问题,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说出自己的理解答案,或反驳别人的见解,或争论答案的是非正误,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了发言的机会,气氛热烈,有时争论很激烈,这也是培养听说能力的必要条件。
         2.2 专门口语交际课
         平时随堂交流训练机动、灵活,但毕竟时间有限。

加强听说训练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听说研究课,但专门听说研究课也是和课文理解相结合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 复述课文内容
         课文复述是指学生在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阅读内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有感情的叙述出来。复述不是简单、机械、不加思考的背诵,它熔理解、记忆、表达于一炉,是构成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复述,复述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紧凑的课堂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课文复述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思维训练,它能有效地将理解、分析、表达统一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总结、表达、理解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复述要求学生对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也是练习说话的方法之一。
         2.2.2听精彩的报告,听课文朗读
         通过聆听,抓住讲话者发言的重点、思路,明白讲话者的意图,领悟讲话者的感情。准确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听记能力。
         2.2.3开辩论会或演讲会
         演讲是一个人淋漓尽致的发挥,辩论是一群人随心所欲的表达 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它们都是在展示语言的艺术。辩论是学生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辩论可以探求真知真理,丰富知识底蕴;可以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可以磨练思维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中学生开展辩论会是中学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口语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辩论赛,是展示当代中学生机敏、睿智的头脑、雄辩的口才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舞台,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说的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知识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外阅读就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在班级内组织一些如“读书周”、“名著欣赏”、“佳句分享”、“读书竞赛”等小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将自己的读书有感分享给班级内的同学。这种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同时潜移默化当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学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分析别人说话中的重点内容,提升自我交际能力。在大量课外阅读之后,学生自然胸有成竹、言之有物,也真正从“我要说”的状态转变成“我能说”的状态,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到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教学当中来。
         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开始时同学们都不够大胆,不敢离开座位到讲台上面向全体师生说,有的面红耳赤,三言两语,有的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手脚都不知放在哪里,越到后来,效果越好,有的怕自己没有发言机会,争先恐后。谈自己学习经验时头头是道,议当前某些现象时慷慨陈词,讲故事娓娓动听,看图说话时十分切题,得到其他同学称赞,受到听课教师好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加强训练,给学生创造听说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听、敢于说,有所收获,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
         [2]李艳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
         [3]车景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探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