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元团委
[导读]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由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所提高
         摘要: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由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所提高,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初中语文学习对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尤其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引导,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学习目标发生了改变,各地各校根据新的语文教学目标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应运而生,成为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根据现阶段对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初中生语文教学目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提出改进策略,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分析
         一、初中语文学习方式运用现状
         (一)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的局限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的授课方式是“学生听、教师讲”的灌输式教学。初中阶段,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都会以教师为中心;课下,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实践调查、课外阅读等进行得较少。这种学习方式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近几年,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开始发生改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逐渐平等,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但在现阶段,这种授课方式仍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现实需求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需求同样推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学方式向自主合作学习进行转变。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懂得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适应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将灌输知识的过程变为享受知识的过程。教学实践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现阶段教学目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打开学习思路,提升学习能力。
         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运用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理解偏差
         第一,理解表面化。现阶段,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理论符合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并且处于实践中。但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时间较短,应用经验不足。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将自主合作学习方式附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忽视对初中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目标的进一步分析,导致课堂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不相适应。比如,有些教师对自主学习研究不充分,课堂上造成指导较多或不予指导的情况,造成课堂过于紧绷或者松散,这实际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起到了反作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基本规律,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差距,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又如合作学习,这并不是简单地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换意见,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中获得知识。
         第二,理解大众化。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教学理论,在多个学科中均可以应用,但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教学经验较少,导致语文课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实际上,教学理论是不变的,但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联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课堂上的简单问题,可以放弃合作学习方式,避免占用课堂时间,耽误教学进度。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偏差
         第一,自主学习混淆课内外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都有规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也时常发生过分探讨与课内无关的问题,使得教师无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完成课内教学任务。课外学习缺少教师的督促,学生缺乏自主性,不能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在单元导引部分会引导学生将单元主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感悟人生、体味生活、享受自然。再加上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与历史、政治、地理等交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其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度学习。
         第二,合作学习中混淆学生角色。在合作学习方式中,师生交流拥有四种基本方式,现阶段比较重视的是教师反向教学和师生互动。合作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师生互动对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知识的传递上,忽略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相互沟通,发现解决问题。现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局限于书本,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也能接触到语文知识,应该让学生提高自主合作能力,拓展学习方式。
         三、改进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应当体现在教学环节的全过程。首先,加强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能力。课前预习对学生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有密切关系。语文学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预习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喜欢通读文章,加深对文本的感受;有些学生喜欢研究文章的背景资料等,但是不同方向的预习都值得肯定,都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回答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讨论过程,教师可以给予框架,引导学生思考,也可参与讨论。最后,课后任务安排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上进行创新,提倡“温故而知新”。在课后任务布置上巧妙设计,力求“少而精”,减少机械化任务,尽量安排实践性的课后任务。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将语文知识活学活用,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巩固语文知识。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交换意见,总结观点,解决问题。在课堂最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间的意见交流。教师根据各组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引导补充,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加强教师的合作沟通,通过集体预课、听课等,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结语
         根据本文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时,应结合学生情况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自主合作学习是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相互带动作用;教师也应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雷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