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提问的引导策略张莎莎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张莎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的核心目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建立正确学习观的重任,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提问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质疑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同样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提问,发掘学生语文学习潜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学生提问;教学策略
         好课堂一定充满活力,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发生真实学习的过程。学生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伴互助、大胆质疑,其个性在课堂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头脑里才能不断冒出新问题,变“教堂”为“学堂”教学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不善提问的原因分析
         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的还是很少,所提问题也比较浅显,课堂呈现更多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
         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课堂上热闹非凡的现象,随着课程改革进人“深水区”逐渐消失。尽管我们批评课堂上出现肤浅的热闹,但我们同样对语文课堂上“万马齐暗”的状态表示担忧。
首先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只是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或某些“教案选”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语文生可能并不陌生,他们很容易在教辅读物上或上网搜索一下就能获得。这样,课堂上时常出现教师刚说了上句学生立刻接出下句,或者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的情况,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干脆就不怎么听课,或者上课根本就不在状态。
同時,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其实,学生不善于提问与教师单一的讲授是有关系的,这是因为教师单一的讲授,束缚了学生提问,学生的提问能力才日益退化。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找到立于学生角度的“自我批评”:(学生)提问能力的低下,与在语文学习中的状态是有关系的。消极地等待老师的答案,满足于用老师的答案做填空题,是自己提问能力退化的主观原因。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问题,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释放提问空间,那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也就有了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不善提问的学生,教师心里不能着急,而是应当寻找原因,寻找对策,这样才能为提问能力的培养打开空间。
二、探索有效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和谐氛围
         主动提问,是一种主观能动性下的自主行为,需要学生其有想要提问、敢于提问的兴趣和动力。

人只有在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思想才会放松,才会乐于主动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集中精力,探索感兴趣的问题。而探索的过程中就会乐于主动提问。所以,教师需要先营造快乐、自主、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想让语文课堂更轻松,则需要教师其备幽默教学的方法,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没有太多心理上的压力,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多媒体辅助、角色表演、电视节目模拟等形式,消除学生的不安全感,鼓励学生自主投人,创新思考、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教师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发言班规,尊重学生的发言习惯,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和提问,在他人说完后,学生才可以进行补充、纠正。可以不用举手,但一定要有秩序。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运用神情、肢体动作和语言,鼓励、肯定、表扬或提示、点拨,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运用幽默语言构建和谐课堂。营造宽松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发言习惯,在和谐氛围中创新思考。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的节奏和教学的进度是由教师进行全权把控的,因此,通过对教师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提问能力的形成。教师相关能力的养成,要从对课堂的设计入手,增设相应的提问环节。同时,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无论具体质量如何,都应耐心解答和认真对待,从而对学生形成正向激励,促进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在思想观念上,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子学生一定程度的信任和宽容,避免学生因为害怕受到责罚而不敢提问;而在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时,教师要保持比较轻松的心态,通过在课堂设计中对学生可能提出问题的知识点进行预判,预先组织出生活化、口语化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进行问题解答,让学生能够在潜意识里树立语文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想法,从而形成提问习惯。
(三)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提问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虽然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自身的提问能力比较欠缺,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要领,明确提问的方法及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勇敢的进行提问,逐渐提高学生对提问的重视程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当耐心解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燕子专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开始学生可能会有些胆怯不敢进行提问,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同学们,你们想做小勇士吗?第一个提问的同学就是最勇敢的小勇士。”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勇敢的进行提问,通过学生积极踊跃的提问,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使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依据教材进行认真设计,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智慧,需要引导学生发生认知失衡,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许雪凤.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张梦倩.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