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刘琼
[导读] 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高中语文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高中语文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新课标下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先进的文化知识,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在分析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作为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所有学科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必备品格和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又一次“洗礼”,要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
一、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旨在通过一个系统化的培养工作,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展开阅读活动,而这种定性培养可以辐射到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工作的延伸性,促使学生能够将自主学习意识运用进其他学科学习中。
(二)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过程中设定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中找寻所需的答案,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整个过程富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构建出一幅逻辑思维导图,然后根据自己所构建的逻辑导图在文章中寻找答案,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含言语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和传承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时刻谨记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老师讲什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而且愿意听,学生才能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学好知识有所提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多媒体等教学用具,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文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探究作品的主题。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渲染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中。接着语文老师可以为学生深入讲解有关林冲这一章节的细节内容,为本课故事情节的梳理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演绎。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阅读能够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和再创造能力,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用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为语文学习,最根本就体现在学科的本质与核心,语文的本质与核心就是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方面。高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多种多样的言语教学活动,通过不断的训练来促进学生习语言,并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随着输出语言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阅读速度上,高中生可以具有单位时间内更大的阅读总量,这样更能接受高强度、大题量的测试;另一方面,能够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学生自身的言语水平和词汇储备量上去了,读得懂、理解文章深意就变得不那么困难。例如,学生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如果教师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根据不同人物的语言去揣摩其中的深意,多读多思,学生在接下来的听课过程中,就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揣度人物形象,进而尝试概括人物性格和特征。
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教师们要多多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生语文综合素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单单依靠课内阅读和课上拓展阅读,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教师除了要布置课内的阅读任务,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便开阔学生的实业,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语文教师要训练学生通过意向的寻找、定位、理解和拓展,把握诗歌的整体氛围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课上的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去查一查徐志摩的经历与这篇诗歌的关系,找资料看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尝试概括徐志摩的诗歌风格。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觉思考意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洁.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
[2]易晓,杜红梅.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