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董奇
[导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发展形势下,新课程改革越显紧迫,改革工作中不仅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样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信息技术的融入与渗透工作,大大提高教学有效性,尽可能打造高效课堂。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应的见解,首先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总结,然后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作为注重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影响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关系着学生的德育素质,甚至决定了学生之后能否实现全方位发展,因此,定要提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引导方面的重视,明确教学方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在此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趋势,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突出其应用价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文章首先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探讨,以下为详细叙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打造高效课堂,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生情感。譬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知识讲解时以黑板的写写画画进行枯燥乏味的阐述,部分学生将产生抵触心理,不愿主动学习语文知识,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若以信息技术代替黑板上的圈圈画画,此时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对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从而聚精会神地听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面貌,使之意识到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全身心的投入课堂,聚精会神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师生情感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更加利于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有助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之紧密融合,将大大减少板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及消化知识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内化,转化为文学素养与德育素养等。此外,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更加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多元互动,学生在互动中产生自豪感与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学习动力,对于日后的学习与成长来讲无疑是坚实的铺垫。简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简洁、更为高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加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助推性作用[2]。
(三)有助于突破重难点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发现后进生很难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突破课堂中的难点,消化其中的重点。出现这一现象后,部分学生将无法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教学进程进行学习,教学节奏失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易产生焦躁情绪,从而排斥学习。基于上述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融入课堂,发挥其应用价值,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语文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在观看部分音视频资料时,学生的内心将会受到震撼,从而产生学习意识,自主探讨思维,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步实现了良性转变,避免产生负面情绪,有效消化重难点知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3]。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经济技术的融入策略
(一)在情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教师的固化讲解,难以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不仅有助于转变上述教学模式,更加可以营造活跃的师生互动气氛,避免以枯燥乏味的固化讲解完成知识的教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有效凸显,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聚精会神的学习并思考,逐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此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视,利于营造趣味性课堂气氛,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将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价值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升[4]。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明确重点,在情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无疑是重中之重,有助于提高情景教学效率,在情景教学中提供音视频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撑,将有效提高情景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参与初中语文课堂,作为一名出色的导游,为其他游客讲解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历史知识,在角色扮演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掘学生的表演灵感,从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5]。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是必经之路,小组合作学习将使学生全面参与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同时提高学习成效,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销售合作教学效率,教师可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将任务驱动法作为有效指导,做好学习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这一过程中同样要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前,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任务及问题,明确主题内容,确保方向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学生在观看合作任务的同时,也将做到心中有数,在合作与探讨中有的放矢,从而高效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主题任务。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向上的引导,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其在紧张的教学节奏中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基于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任务及目标,通过小组探究与合作学习自主完成,不仅利于学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也将实现有效碰撞,彰显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6]。
(三)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微课程
         微课程在书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的实现主要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核心目标,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制定微课程。微课程的创设时间多在5分钟到10分钟的范围,重点突出创新型教学思维。微课程的构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其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利用平板及电脑等进行资料下载,引导学生做好课堂预习,或要求学生通过在线阅览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化与多元化,契合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微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具丰富性与趣味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能使语文课堂趋于便捷、简洁,符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基本需求[7]。
         微课程的建立需从多角度入手,为之提供交互功能与在线阅览功能等,若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疑难问题,应将问题及时反馈,与教师或其他同伴一同交流,在交流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学生时间的应用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来讲无疑是坚实的推动力。
         教师在讲解《黄鹤楼》等唐诗五首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利用微课程,为学生展现古诗文常规练习策略,其中包括大神晋级攻略等,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针对性地进行内容选择,契合微课程主题,使学生与知识更加密切,更加熟悉知识的学习规律,进而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将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学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技术的应用价值[8]。
(五)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导入环节
         良好的课堂导入将大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导入环节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减少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时间,为学生提供深度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丰富的音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意识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与多元化,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为接下来语文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等重要性及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希望本文所做分析可为有关的初中语文教师带来借鉴,提高对于信息技术融入方面的重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逐步作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契合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的融入过程中,需要把握方向,首先明确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后做好相应的思考,明确信息技术的融入策略,主要应用于哪些环节,以达到教学预期,提高教学有效性。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无论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学水平提高哪一方面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引起师生的重视,切实提高其应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金芬.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287.
[2]陈建波.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23(1):223.
[3]林美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9,19(36):29.
[4]邹燕.结合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方针[J].神州,2019,37(35):73.
[5]梁承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9(45):92.
[6]杜连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25(10):75.
[7]高鸿宾.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116-117.
[8]施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的创设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28(4):87.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589)《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阶段性研究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