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化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黄照邻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显现了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言文在试卷中的分值也在相应增加,初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充分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远,学生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感受到乐趣,从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小组竞赛;知识拓展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习惯,但文言文与学生的日常用语区别较大,语言运用也比较深奥,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但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读懂文言文课本即可,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及原因
         (一)困境
         1.很多教师虽然很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理论支撑和优秀案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教师虽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与文言文的差距很大,尽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和课下复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2.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文言文贯穿整个初中阶段,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完整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能开展系统性地复习。教师想让学生不断练习文言文题型提高学习成绩,但学生的知识不能构成完整的体系,学生的成绩也不能有很大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文言文与学生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差距,学生理解文言文非常困难。教师在文言文的讲解中经常采用统一式教学,生硬给学生传输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厌恶的心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虽然也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
         (二)原因
         1.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知识面也很窄,文言文与现在的语言又有很大差距,教师也不能对文言文中的句子做到完全理解,备课非常困难,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引导,课堂经常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教学效果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学生因素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境,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经常对文言文知识点死记硬背,采用反复做题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深刻的理解,学习效率也非常低。第二,学生没有进行大量的阅读,知识储备比较少。学生在学习中少不了对文言文反复阅读,很多学生缺乏饱满的学习热情,因此很少去阅读文言文,导致知识面非常窄,语感也很差。即便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学生如果不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3.考试因素
         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文言文又是考卷中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一直在适应考试而不是适应素质教育,所以初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困境。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意义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过程。虽然学生很早就接触古诗词,但是对古诗词里面的词汇及涉及的语法知识尚不够全面,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感受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不同之处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进程。
         其次,学生可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语言的魅力。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文言文大多是经典文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也比较紧密,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懂不同的文言文文章,并从朗读中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很大帮助。
         最后,正是因为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文言文在初高中语文考试中的占比很大。学好文言文对学生在考试中考个好分数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文言文部分的学习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结合韵脚朗读
         结合韵脚朗读是学生认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结合韵脚朗读文言文作为一项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向学生认真讲解如何结合韵脚来朗读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完成结合韵脚朗读的学习任务,通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认真学习有关文言文韵脚的基础知识,自主完成结合韵脚朗读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结合韵脚朗读文言文这一技巧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教师提出的文言文知识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现结合韵脚朗读文言文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北冥有鱼》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解韵脚的运用知识,将结合韵脚朗读文章作为学生学习《北冥有鱼》的有效策略,总结这篇文言文中“也、邪”这一韵脚的运用情况,要求学生结合这一韵脚朗读这篇文言文。教师在结合韵脚朗读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朗朗上口的读音可以加深自己对这篇文言文具体内容的记忆。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朗读过程中结合韵脚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维能力。
         (二)背诵名言名句
         背诵名言名句是教师开展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文言文是一种具有丰富语言内涵的文体,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范围较为广泛,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学习精力。而学生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篇章中的名言名句来进一步完成自主记忆的学习任务,激发自身探索更多有关文言文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向学生积极宣传背诵名言名句这一文言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细致地了解与记忆初中文言文中的名言名句,要求学生在认真背诵名言名句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表达出它的具体含义。学生应在教师的教学安排下能够详细地掌握更多文言文篇章中的名言名句。
         例如,在教授《三峡》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了这篇文言文的具体知识内容后,需要要求学生认真背诵《三峡》中的名言名句,将背诵《三峡》中的名言名句作为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有效策略。这篇文言文中有着较为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学生可以在背诵名言名句的基础上认真完成这篇文言文的自主背诵学习任务,认真掌握这篇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内容,在背诵全篇文章的基础上详细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
         (三)积累重点字词
         积累重点的高频字词是学生学习初中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严格督促学生按时积累每节课程中出现的高频文言文字词,以此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积极开展每一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任务。学生不仅需要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积累更多的重要字词,还需要为难度更大的文言文知识学习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在不断完成初中文言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积累高频字词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上的文言文字词学习任务中去,利用充足的课下时间来记忆和背诵文言文的高频字词,详细了解这些高频字词的运用方法及内在含义。
         例如,在教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耐心地讲解这篇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在自身知识基础上分辨其中的高频字词,将鼓励学生积累其中的高频字词作为这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这篇文章中包含的高频字词有:“空、劳、饿、曾、衡、入、出等。”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地了解这些高频字词的具体含义,并且能够同时掌握字词的多个含义,明白积累这些高频字词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运用这些高频字词的基础能力。
         (四)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朗读优先的原则,先帮助学生熟练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美的感受。传统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在于常见的经典名句背诵和通假字等注释,注重从细节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内容,忽视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导致部分学生在完成整篇文言文学习以后,依然无法完整朗读文章,无法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文言文学习,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朗读优先的原则,学习文言文初始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熟读文言文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次的阅读帮助学生建立对文言文内容的初步兴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朗读过程中掌握抑扬顿挫,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
         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中的句子多具有排比句的特征,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有气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朗读过程中既可以先安排学生泛读,也可以是直接提供电子阅读内容,让学生先跟读再自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文字的内容,加深对文字含义的认识。
         (五)掌握学习规律
         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文言文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内容和规律还没有形成概念和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随着年级的提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进行文言文规律的学习,特别是在九年级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大量掌握和积累通假字、异议词、一词多义等内容,还需要掌握倒装句、判断句等特殊的文言句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文言文规律,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这也是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教师需要在众多教学策略中寻找最为适合本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利用更多的教学精力来挖掘高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掘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潜力,及时获取学生在优化文言文教学策略下的学习反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为高效地掌握初中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孙瑞德.初中文言文教学技巧刍探[J].成才之路,2020(08):78-79.
         [2]方琳静.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08):115-116.
         [3]谭国宏.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7):61-62.
         [4]尉亚红.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05):196-197.
         [5]孙玉乔.微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