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小学作文的难点,本文从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进行论述,从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拘一格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勤读多些,提高写作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理解、掌握和运用好我的“三步教学法”对于释放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心理负担,提高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水平,大幅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引导;激发;提高;教学
语文作为学科之基础,作文教学是除了阅读之外的另一难点,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更是学生整个学业阶段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成了广大师生都敬而远之,一个十分棘手和头痛的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更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鉴于此,要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找回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会写作文,找到小学作文教学的突破口。结合本人的作文教学经历和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般学写作都是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事、物、景,也就是写学生熟悉的生活,这样的题材便于学生回忆。让学生有事可写和有话可说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以“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教师可以这样教学: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明确要求
“同学们,如果说童年是一个果园,那么这个果园里一定会结满喜、怒、哀、乐的果子;如果说童年时光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那么一定充满着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情感。请你仔细回忆一件自己亲身尽力过的事并把它写下来,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二)教师进行写前指导和点拨
1.用心感悟生活,精心选择材料(教学片断)
同学们,本次习作的选材范围是十分宽泛的,但所选择的事情要突出两点: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二是这件事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叙述真事,抒发真情,做真正的自我,这才是最可贵的。怎么选择材料呢?同学们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拔河比赛等。平时要留心自己每天的生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进一步丰富写作题材。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呢?一般要选择自己最难忘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来写。如:班级之间举行的篮球友谊赛;学校组织的书画比赛;和亲人一起旅游过的名山大川;为了一件小事和同学闹别扭……
2.查找素材,丰富语言积累,奠定写作基础
在习作前,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可查阅有关题材的作文或是名篇,吸收他们的语言精华。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的语句或是段落摘抄下来或是在文中做上标记。分类赏析,诵读摘抄的片段,在赏读中感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通过赏读品味,明白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烘托等细节描写,能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再现亲历场景,表达真挚情感
情景再现时要让学生学会“察言”(仔细回忆故事人物说过的话,回想自己当时的内心体验)、“观色”(回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情变化)、“看行动”(想想人物的动作)。
但是“情景再现”也只是一个基础,要表达真情实感才是这次写作的难点,那么要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一是要让学生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事情的重点;三是要学会推敲词句,在叙述亲生经历的事情时,要学会推敲和选择恰当的词语来修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故事细节。有了这些传神的字眼,我们的文章才会“具体”,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不拘一格,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我认为教师在平时进行作文训练时时就应该放宽作文的范围,不拘一格,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少写命题作文,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多项选择,尽可能让学生多写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作文。
(一)动笔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只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才会写出真情实感。
(二)要言之有序
写之前,要好好想一想: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内容后写,可先列出提纲。这样作文时就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做到条理清楚,别人读了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无论是叙事,还是描景,都要抓住重点写具体,反映出其中的趣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要以真引人
真实的,才是最美的。只有把叙事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教训,只有你的情感是真实的,文章才有感染力,才会吸引读者,让读者与你产生共鸣。
三、勤读多写,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如何迈好这一步?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多探索与实践,注重让学生从多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多练中提高作文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要勤读书本多积累:
要让学生勤读书,首先教师要为他们解决有书读的问题。鉴于此,我通过让学生捐书和向学校图书室借书两个途径解决了学生读书难的问题,达到人均一本书。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方面来促使学生积累:一是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积累3个成语或是四字词语,并能说出每个词语的意思,利用每天的最后一节辅导课逐一检查;二是每周五让学生背诵一段自己喜欢的好段落,同时让组长检查组员一周内积累的好词佳句;三是在每一节语文课前5分钟由学生轮流上讲台讲一个小故事,并说说通过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结束后由我进行点评。一个月坚持下来,我逐渐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课堂上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也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特别是原本基础较好的学生现在表达时也是更加流畅和富有条理。
二要多写作文促提高:
多读多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一些学生起来口头表达时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单元检测时,汉语拼音和错别字到处都是,从学生的这种现象我深知是日常教学中多说少练的不均衡导致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强化写作训练:一是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个含有三个以上成语或是四字词语的日记,日记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缩影,是记录我们在一天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喜、怒、哀、乐等各方面的事情。
二是让学生坚持每周写一篇不限题材,题目自拟的作文,要求是要能准确运用5个以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不会写的字词要查字典,不能用拼音代替。在这样的训练中,我发现学生也逐渐爱上了写作,每到教作文时,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地跑上讲台,每到作文讲评时都会向我投来期待和渴望的目光。
以上观点就是本人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希望能够给各语文教师带来或多或少的引导与启示。同时我也坚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所有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改变谈文色变的现状,让每个学生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将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翻到新的一页,让教师带领学生展翅翱翔,走向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张岩.论小学生写作的指导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 徐海鹰.浅谈小学生的写作心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02).
[3]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 周昕.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