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孟玉华
[导读] 一直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儿童基本认知能力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儿童基本认知能力,促使其对语文方面基础知识进行掌握,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并且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兴趣,进而为其深入学习语文,养成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以及审美感知这些能力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

         前言:伴随新课改逐渐推行,国内的小学教育在逐渐改进以及升级之中,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渐渐被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并且促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这之中,合作学习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经过儿童合作学习以及交流,能够促使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促使儿童进行思维碰撞,加深儿童对语文知识的整体理解。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对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法加以探究十分必要。
一、合理进行分组
         一般来说,小学生多处在6-13岁之间,年龄普遍较小,而且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再加上儿童天性爱玩,多喜欢集体活动,进而决定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十分有效。经过分组学习,儿童可以真正和语文教师进行互动,针对有关知识展开有效沟通以及讨论,可以让儿童思维进行碰撞,促使其一同进步。进行分组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对儿童进行合理分组,对儿童个性以及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让所有儿童都可以在合作之中发挥出自身特长。而且,语文教师还需对儿童成绩进行考虑,不能盲目将成绩好的儿童分为一组,而将成绩差的儿童分成一组。教师应该让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儿童互相搭配,进而使得合作学习整体效率以及作用得以发挥。例如,在讲授汉字之时,多数基础较好的儿童会按照字体字形来对汉字进行记忆,如在讲说“青”字之时,除了要学习青这个汉字之外,同时还可根据“青”字对“请”、“情”、“清”等带有青的一些汉字加以记忆。假设语文教师把成绩差的儿童分成一组,这些儿童没有对以上学习理念加以掌握,所以其学习效率较低,长此以往,便失去学习乐趣,而且整体小组也就失去学习意愿以及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分组之时,需要对儿童具体情况加以考虑,进行科学分组,这是借助小组合作促使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的重要前提。
二、把合作学习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运用
         和以往教学模式相比,当前教学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其应用性以及包容性更强。

在过去,国内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直受到传统理念较大影响,语文教师一味在讲台之上进行讲解,而儿童则被动坐在座位之上进行听讲,致使教学效果并不好。近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推进,很多教学方法渐渐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而合作学习属于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上文叙述之中已经提及,语文教师在对合作教学这种方法加以运用期间,必须对儿童进行合理分组,这样才能对合作学习整体效率以及质量加以保证。而且,在分组教学当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把合作学习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运用,这样可以起到较好教学效果。例如自主学习与问题教学属于两种典型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就可把问题教学与合作学习进行结合。如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之时,教师便可提出问题:文章当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方法,儿童首先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师提问进行思考以及解答,一些儿童可以看出包含拟人修辞。之后,教师可把儿童分成几个小组,对有关修辞手法加以讨论,经过儿童讨论以及交流,可以从让儿童从其他同学表达当中找到自身思考当中的不足之处。之后,假设儿童还存在疑惑,语文教师可及时加以解决,进而把修辞手法个数以及位置弄清楚。在最后,教师还可让儿童进行自学,给儿童预留充分反思以及知识梳理的时间[1]。通过以上环节,能够起到较好效果。由此可见,把合作学习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运用可以促使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
三、创设民主课堂环境,培养儿童合作精神
         在合作学习之中,学生处于主体位置,但教师具有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其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给儿童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借助各种方式鼓舞学生,提升儿童学习自信,促使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启发和引导,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其精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此时语文教师需深入到各小组之中,对儿童进行启发和引导,调动儿童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激发儿童学习热情。例如,当某个儿童回答完问题之后,语文教师就可说:非常好!你真棒!通过这些语句对儿童进行鼓励,并且还可通过奖励五角星或者小红花这种形式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此一来,能够增强儿童学习信心,针对其后期学习有较大帮助。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走进儿童当中,和儿童做朋友,共同交流以及探索,给儿童充足空间及时间,促使不同儿童全都可以发挥出自身才能。借助上述措施,教师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便于对儿童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同时可以促使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2-3]。
结论:综上可知,对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运用之时,需要教师具有较强实践经验以及理论功底,如果教师不具备扎实理论知识,那么合作学习必然会流于形式。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对儿童合理进行分组,把合作学习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运用,同时创设民主课堂环境,培养儿童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可促使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彭雷.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88):65.
[2]张艳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9+141.
[3]阮黎英.合作互学,自主探究——试论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8(0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