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名著阅读教学新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 隋红宇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名著阅读是当代小学基础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以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教师实施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读写等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名著;阅读教学
         引言
         由于小学生属于低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喜欢接受各种知识,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小学生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新的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不是阅读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同时,新教材的改版也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有益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所以,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下,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要积极配合教学要求,培养小学生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部编版教材的优势分析
         通过对部编版教材与传统教材进行对比发现,部编版新教材从外观到内页排版设计上都融入了精美的图片及美术字,页面的组织设计更为精巧细致、插图更加新颖、文字变化更加丰富,通篇构图合理,视觉的冲击力更加强烈,非常符合学生的审美,无形中可以加大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热情。从排版设计上来看,部编版教材与传统教材有非常大的区别,它打破了传统教材通篇文字、刻板枯燥且单一的风格。部编版新教材的设计增强了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和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释放学生学习时的紧张情绪和压力,让学生打开课本就能够赏心悦目,从而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部编版新教材与时俱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彰显了国家对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体现了“从娃娃做起”的基本教育理念。例如,在《大禹治水》一课中,其内容重点突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弘扬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学生不但可以学习语文知识,还能通过课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部编版新教材让小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良好熏陶,让小学生从小就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也让小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从部编版教材的内容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前的教育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更注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部编版新教材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修养。
         2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名著阅读教学新探
         2.1多元方法,加强学生名著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是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学生科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阅读素养是否提高,是否科学进行阅读,与教师阅读技巧教学方法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技巧讲授方法的研究。从而帮助学生科学掌握阅读技巧,有效完成科学阅读。比如,阅读一般分为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及适宜的人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讲授。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强学生阅读的综合水平。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精读时,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可以直接拿《三国演义》这本书,为学生进行详细的精读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式和技巧,加强他们的对于名著精读的理解,科学掌握精读的相关知识。而对于略读或细读等技巧,教师则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让学生按照教学人物和教学内容,主动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并按照其模式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达成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技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在实践中学习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要求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将文本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对这样的课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要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肢体和语言,用自己的情感理解将文章内容表演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接触新的文本之前,学生多多少少会带着已有的经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融入角色当中。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交流互动关系”,所以,对朗读天赋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将这种天赋转化为学生的兴趣,进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督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3构建亲子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教师,作为课外阅读的引导者,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共读一本书、无压力阅读理念等传递给家长,使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在家里也可以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家长担当起孩子阅读的监督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以身作则,配合教师完成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计划、阅读目标。以书为媒,通过大人的指引,孩子开阔视野,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爱意流动的亲子阅读,营造出和谐温馨的阅读氛围,不仅能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和阅读者。
         2.4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教材已经安排了对拼音的学习,因此,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工具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帮助他们读好长句子、对话、感叹句等语气,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充分理解新教材对“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家长和学生一起读,采取家长伴读、亲子共读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听故事,这样可以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与学前教育自然而然地衔接起来,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的爱上语文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5插图设计精美,激发学生高效阅读
         以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如增设了儿童故事绘本单元。儿童故事绘本单元的增设,在符合小学生阅读爱好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通过图片和自己的想象,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猴子捞月亮》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自己思考,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的结尾进行改写,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的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部编版语文教材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生动化、趣味化和合理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插图更加精美,是一套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的满怀爱国主义思想的小学语文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将字里行间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怀传授给小学生,让他们不但要学到语文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慧.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研究:以部编版“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中心[J].课外语文,2018(19):77-78.
         [2]刘亚雄.把握教材特色提升阅读素养: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阅读教学实施建议[J].湖南教育(D版),2017(8):36-37.
         [3]陈敏华.“爱上阅读”是最大目的:访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帅晓梅[J].湖南教育(B版),2018(9):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