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史在数学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自己课业的专注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功能有着它特殊的地位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教学功能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数学科目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数学史教学好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重视。数学在学生时期的学习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从小学开始数学便成为了学习中的主要科目。但我国现在形成了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拿高分而学习的现状,对于数学的积极性减少使数学变成了一门枯燥无味的教学科目,很多教师对于相关的数学史教育也是粗略带过,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不好的影响,数学史教育离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远,离学生学习越来越远。因此,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史教育功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便会对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1 数学史的提出
数学史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常听到的一个知识,平常也就了解一下文学史、历史、政治史学等,在校学习的学生好像很少知道数学史是什么东西的。数学史其实也很常见,在小学的课本上最底端或者侧边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拓展知识或者是数学家们的介绍,那么这些都可以统称为数学史。
在平时的教学中交流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让同学们对于自己所学知识的数学背景有着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理解运用理论。深入思考了解所学问题,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而是像其他学科一样融会贯通的。
2 数学史的教育功能
2.1 数学史对加深理解的影响
数学其实是有着高难度的抽象性。它需要去理解,繁杂的条文让人们常常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科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办法完全理解公式概念,也没办法对定理公式等知识提起兴趣,就会在学习中感到困难和疲惫。但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穿插数学史知识便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公式是如何的推演到现在这样,并能更好的加以理解运用。这样数学就好像有了生命力一样,学习起来也不会那么的枯燥无味,反而变得灵动生巧。
2.2 数学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及研究能力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小知识,比如:课后问答、七巧板、知识拓展、名人生平、名词解释等等,它们在课本中常常被忽视,但是它可是丰富的数学史料,它贯穿古今,涵盖中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境及数学史料自身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入数学史教学,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领悟数学的真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3 数学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影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如果时不时地穿插一些活泼的数学小故事便能在孩童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故事和典故,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将乐趣型教学穿插在教学方法中以便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果没有数学史的相关教学,数学课就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及数算应用,因此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学变成了一门枯燥无味的教学科目。
2.4 数学史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及钻研精神的影响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习科目。对于计算应用中的细节把握十分重要,在小学教育中一开始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概念便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严谨性态度。为学习数学打好基础,以免在日后的数学学习生活中形成粗枝大叶的性格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数学是人类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文化。这些理论知识的发现和普及都是数学家们对于他们的研究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研究得到的。在小学教育中给孩子们讲解伟大的数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精神,势必会对孩子们以后的性格形成积极的影响。
2.5 数学史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影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学方面,中华民族也有着辉煌的过去。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恒原理、杨辉三角等理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其数学方面的成就对于中国数学以及全球数学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上,偶尔出现的《九章算术》、鸡兔同笼等一些贴近生活的乐趣性问题都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勤劳智慧,我们的国家多么的伟大。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对人类历史上的数学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数学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及近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了解中国近代数学为什么落后于西方国家,了解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振兴华夏民族。
3 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方式方法
3.1 以理论运用型教育为主乐趣型教育为辅
在数学课堂中基本上以教学课本中的公式理论为主要讲解方法,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数学史料,讲述一些故事、解释一些概念、了解一些人物。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运用公式及理论,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3.2 讲究数学教学中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的数学史应该讲究真实性,不能自己夸夸其谈,想说什么是什么,更不能自己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随意编造史料,我们应该讲原则,给真实信息,这样我们传达给学生的才是正确的史料知识。另外,要结合数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从网络上寻找或者从数据中寻找到实时性新闻讲授拓展。其实讲究科学性原则,实事求是,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实用性原则。老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有目的且自然的引入数学史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这节课上有一方面或者是多学科的收获,这样才会切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只是为了引入数学史而引入,更不能牵强附会。教师要根据课程时间多少、课堂氛围、授课计划等而有所侧重。
(3)趣味性原则。数学课程的教学一般倾向于抽象性思维,课堂缺乏趣味性,长时间的接受理论和概念也容易使大脑感到疲劳。因此在课堂上拓展引入史料的时候,老师们要选择讲究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可以根据课后小故事等内容来引入,用合理的语言和情绪表达,让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来缓解疲劳刺激大脑,增加课堂活跃度。
(4)广泛性原则。数学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有数学的地方就会有数学史的存在,他们两个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但我们需要看时机来讲授数学史,寻找好时机,从而非常自然的切入数学史料,不要生硬的把数学课上成历史课。数学也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常说,以后你买菜可能用不到函数,但函数也可能决定了,你以后在哪里买菜。因此,在课堂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数学史料,可以让学生们既学习到了数学知识又了解到了一些历史故事,一方面保证了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们获得了不同学科的全面发展。这便是运用了数学教学中的广泛性原则。
3.3 学会转化与归纳
新知识的学习有一些理论可能并非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让他们去理解一个新知识可能通常要花费三到四节课去教学,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知识转化,用以前教过的知识合理的转化运用,用更普遍通常的理论让同学们理解新知识,新旧之间的转化是知识连接的一个重要渠道。数学史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知识的归纳,同类的联想,异类的比较在数学教学中都是重要的方式方法。
4 结语
数学史的引用教学对于数学科目和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是一种创新,数学史可以让同学们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在教育事业中,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数学科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史在教育过程中同时扮演着融合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徐东星,刘古胜.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成功(教育),2019(02):106-108.
[2]岳荣华.发掘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衡水学院学报,2018(01):94-95.
[3]陈宏.浅析新课标下数学史在教学中的教育功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