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的自主管理行为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肖勇
[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条要求达到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这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需求,同时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科学习中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需要对其学习的自主管理行为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学习;自主管理;行为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自主发展包含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大要素,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含学习中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学会学习涉及乐于善学、勤于思考和信息意识三个基本要点,自主管理能力为学会学习供了技术支撑,如乐于善学将得益于学生有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勤于思考和信息意识需要自主决策能力,自主选择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普通高中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条要求达到具有自主发展能力,这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需求,同时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角度和策略,本文分析学科学习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自主管理行为。
         一、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升学的分数高低,关注的焦点是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堂教学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教学中少有涉及,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主思维能力,学习缺乏主动和创新。
         在学科学习中对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多从培养角度出发,以教学方式变革,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作业培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如《师道教研》2017年第11期潘梅写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创新教学培养、改变管理理念、倡导开放式教学等。
         还有就是从班级组织管理角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从外部环境影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开展集体活动强化自主管理能力;活动中促进学生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等。
         而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行为的研究很少,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除了从外力影响、促进、培养之外,我们认为还可以从学生内因出发,研究学生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的行为,引导这此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更能促进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行为探索
         1.学生自主管理相关概念
         学生的自主管理指的是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将班集体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指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状况的基础上,有执行管理和完成被分配任务维护自身主体地位的能力。包括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自主选择能力。
         2.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行为探索
         高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中能够实现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养成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风格。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座谈并多次讨论,梳理出了学习过程中自主管理意识、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自主评价四个方面行为,呈现20个问题拟对学生进行问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希望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成绩变化,反应学生素养变化。


         第一部分:
         1.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会进行思考吗?
         2.老师提问你主动及时回答吗?
         3.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问题你会去翻看教材资料吗?
         4.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问题去问老师或问同学吗?
         5.在学校自习时间你是看书还是做题训练?
         6.在家空闲时间你会主动学习还是家长督促你学习?
         7.考试试卷你会去主动纠错吗?
         8.考试试卷你会去主动建立错题集吗?
         9.你自己的事(作业)是提前完成吗?
         第二部分
         10.课前你预习吗?预习时间(一个学科)为多少?
         11.课后完成作业前看教材复习吗?时间是多少?
         12.上课前预备时间你准备教材资料并看书准备吗?
         13.作业完成后总是将书本资料收齐放整齐?
         14.作业未完成或遇到难题做不下去时,是收好或是放在原处,再做其他的,等最后才收放?
         第三部分
         15.放假期间你主动完成作业吗?
         16.假期作业你完成情况?
         17.如果你的爱好(如打蓝球、踢足球、唱歌等)与假期作业冲突时,你是学习还是做喜欢的事?
         18.在教室自习时,周围同学对你有影响吗?
         第四部分
         19.你认为你喜欢学习吗?
         20.你认为你学习成绩好吗?
         三、学科学习中自主管理行为分析
          意识,它是人类和动物大脑具有自觉性的思维。自主管理意识即为具有自觉性的自主管理思维,学习中表现为自觉性的学习欲望在行动中的体现。在探索梳理的第一部分属于自主管理意为范畴。
在自主管理意识的催动下,积久养成的学习方式便形成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学习习惯。第二部分可归于此范畴。
第三部分行为表明,当学科学习中能自主规避各种影响,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决策学习方式和方法,习惯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
         第四部分的自主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认识,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自我定位,能帮助明确努力方向,找到实现提升途径。
         综上,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种自觉自愿、启发引导式的管理。明确其显现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学习中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分析学生学习中的自主管理行为,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启发引导,巩固良好的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网
[4]王玉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