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吴朝霞
[导读] 德育是素养教育基础上初中教育环节中的关键组成内容
         摘要:德育是素养教育基础上初中教育环节中的关键组成内容,其效果的强弱会对初中生思想品性、道德理念、行为举止等造成多种影响。而班主任是初中开展德育活动的首要负责人,只有切实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才可以为学生品性道德水准的明显提升创造条件。笔者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就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也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途径
         在初中教育阶段中进行德育活动的关键目的就是养成学生优质的品德和良好的性格,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初中德育活动中还尚且存留着一连串的限制因素,对教育效果和品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妨碍了学生品性修养、素质素养的显著提升。那么,怎样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初中班主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
         在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德育的最终任务是促进学生更全方位、更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初中德育讲课环节中,老师需要一直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意识,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将辅助学生不断成长当做进行多种工作的基础准则,亲近关爱的对待全体学生。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应该积极主动的重视、关怀和爱护学生,扩大对学生的关心,不要把考试成绩当做区分学生级别的根据,来确认给予学生什么层次的关怀与关注。不然,就会对所有成绩不高的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将来优质的发展,也不能呈现出人文主义的爱护。其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把自身定位成和学生平等沟通互动的同学和朋友,而不是控制着“大权在握”“居高临下”的老师,这很容易会致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厌恶和反感,班主任需要做的是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平等友爱的对话与沟通,借助互相商量探讨的形式使学生肯定且积极达成老师布置的目标。在另一个方面,班主任在设置班级管理规范的环节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把学生们对班级管理的想法和观念和盘托出全部阐述给班主任,从而一起设置出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学生阐述的可行性高的意见,班主任一定要真正接受和采纳。最后,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养成将心比心的优质习惯。因为初中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的观念、意识和性格有着自身独有的部分特点,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尝试设身处地,处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尽量为学生设想,让自己下发的所有决策都可以把尊重学生当成基础去完成,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越加相信和尊敬班主任,才可以在将来的时间积极听从班主任的教导。
         二、切实体现自身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初中德育活动任务的设计者和实行者,是德育活动的首要负责人,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接触学生,其行为举止都是学生争相模范的动作,对学生能否可以养成优质的语言能力和优秀的品德修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实际行动远远超过一句空话。

”确实,一般情形下,班主任在初中生内心中都有着极高的权威,其动作语言都可以对学生造成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若是想切实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进行德育活动的环节中,主动控制自身的行为举止,争做散发着积极能量的榜样,让学生都可以受到班主任自身品德魅力的感染,真正朝着班主任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其要十分关注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永远用亲和、细心和温柔的状态与学生开展交流,需要学生严格按照准则制度去行事,班主任最先应该遵守,其阻挡学生想要做的事情,自己先不能去接触。只有如此,学生才会越加相信班主任,才可以自觉遵守班级管理中的制度。例如,班级管理章程中记录学生不可以在课堂上迟到、旷课。那么,班主任在平时的讲课和工作环节中,需要在讲课前五分钟就准时站在讲台上,完成好上课前的准备,即使讲课任务预先达成也不可以在下课前离开班级,严格按照制度来做事。再例如,班级管理章程记录学生不要随地扔垃圾,在班主任看到学校或者是班级地面上有垃圾的时候,就要自觉把垃圾捡起来,并按照分类把垃圾放进垃圾箱里。那么,随地扔垃圾的学生发现班主任都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了,自己也就不会做出违反管理章程的事情了。这就是楷模的力量,也是增强德育活动品质的高效手段。
         三、主动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德育活动是一个实践性非常高的任务,只有使学生把德育内容运用到实践环节中,才可以慢慢产生优质的行为习惯,才可以把优秀的道德品行转化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班主任联系实际的德育活动任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举办多元化、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这不止能够契合初中生热情开朗、爱玩爱闹的个性,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的使用德育理论内容的环节中对这部分理论有着逐渐的掌握,从而积极把其变成自身的行为目标。例如,在初中开展第一次的德育活动,班主任就能够为学生举办一个“新的教室,我的家”活动,支持所有学生在活动上认真介绍自己,同时阐述自己对这个全新的班级有什么期待。在这个前提下,班主任还要引领学生对班级管理和构建任务提出一定的意见和想法,从而让学生都可以在最初就有一个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务,同时为了这个任务而努力。再例如,母亲节前夕,班主任需要为学生举办一场“感怀母爱”的德育活动,引领学生回想印象中母亲对自己做出的点滴事情,并给母亲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呈现自身的感激之情,来促使学生越加珍惜母爱。
         结束语:总之,班主任德育活动在初中教学中具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班主任若是想把其价值以最大程度体现出来,就要转换自身的教育思想,切实领悟到自己工作中留有的问题,同时完成修正。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联系现实情形来进行讲课,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养成优质的道德理念,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卫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79-80.
         [2]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3+37.
         [3]李永东.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学周刊,2018(04):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