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开始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体态律动教学法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其对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音乐律动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想象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我们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应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有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最终促进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 小学音乐 体态律动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越发受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们的关心和关注。与此同时,小学音乐因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教育管理者的关注。所以,如何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对于音乐教学来讲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对于当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们而言,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使得音乐教学更具形象化,同时加深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最终促进学生们音乐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我从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入手,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其应用过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供大家思考和参考。
1、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未知充满好奇等基本特点,使得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特异性。在过去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往往采取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直观简单,但是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厌学的学习心理,影响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体态律动教学法,则能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们在律动的感知下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2)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学习
另外,通过体态律动打开音乐教学的方式,也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们进行音乐知识的有效学习。小学生刚接触音乐容易被抽象的知识吓跑,进而丧失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就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感知的方式来体会、理解、吸收音乐知识。根据我的教学实例,在《萤火虫》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萤火虫相关的视频,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参与课堂。然后,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和学生一起编排舞蹈、增加律动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渐理解作品,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形象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
(3)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应用体态律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为学生们创造一些创编舞蹈、体验音乐的机会。上文刚刚提到,我们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进行音乐舞蹈的创编,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开展自主性学习,从而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开展《彼得与狼》这首歌曲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彼得与狼》小故事通过创编和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不同乐器、不同音色的感知能力。
2、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体态律动的高效策略
(1)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众所周知,音乐鉴赏能力是开展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生们由于刚接触音乐,所以本身就具有音乐鉴赏力薄弱的特点,使得一开始的音乐学习和音乐鉴赏变得很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力,帮助学生增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在具体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慢慢地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变化,并根据音乐的节奏去增加肢体动作。与此同时,在身体摆动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音乐背后的力量。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我们教师也可以在音乐播放完之后,主动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向学生们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会去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加强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
(2)加强音乐节奏学习
众所周知,节奏学习是小学音乐学习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看来,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了音乐节奏,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音乐知识。基于此,在开展节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积极应用体态律动,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节奏感的理解。
比如说,在开展《芦笛》歌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指挥动作来表述音乐情感。当音乐变得慷慨激扬时,我们可以扩大指挥动作的幅度;而当音乐趋于缓和时,我们就随之降低指挥动作的幅度。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我们教师也可以在一堂音乐课上综合几首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对比,让学生们通过体态律动的不断变化去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从而不断加强对于音乐节奏感的理解,进而更好地开展音乐学习。
(3)提高学生音调水平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而言,节奏学习与音调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节奏学习与音调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整体,只有充分结合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所以,对于我们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我们也可以利用体态律动帮助学生加强音调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理解音调的能力。
比如说,在开展节拍学习时,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势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音调的变化。当我们教师表现2/4节拍时,可以用高举右手表示强节拍,用轻拍大腿的方式来表达弱节拍。这样,通过高举手和轻拍腿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节拍的变化、音调的变化,从而更能掌握理解音调的音乐能力。
3、应用体态律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不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体态律动辅助教学的优势,也要注意体态律动辅助教学的技巧,把握好尺度从而更好地让体态律动辅助音乐教学。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应用体态律动的同时要尽量突出学生们的中心地位,不要过分的看重体态律动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实际感受。其次,我们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创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指导学生们进行动作的展示,让学生们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更好地开展音乐学习,帮助学生们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体态律动辅助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我们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态律动对于小学音乐的重要性和优势,通过应用体态律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节奏感,最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但是,我们教师在应用体态律动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一个度,让体态律动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我相信,通过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们的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提高音乐素养的。
参考文献
[1]徐冰. 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探讨[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57-858.
[2]蔡丽群.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0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