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物课堂上老师需要切实借助生活中的素材,充实与改进课堂讲课内容,通过生活化素材调动学生对生物的了解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效果,在教学创新持续发展的如今,生活化素材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使用越加广泛。笔者就结合多年的讲课经验,对生活化素材对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生物老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也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生活化素材;初中生物教育;有效性;影响
身为一科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潜藏着充足的生活常识,所以生物科目和实际生活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需要切实应用与探究生活化素材,借此来开拓讲课领域,充实讲课内容,给学生创造越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讲课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素材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
初中生物的生活化讲课是如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就讲课工作来说,生物是一门基础性非常高的课程,涉及到自然界、畜牧业、医学界等多种产业,这些都对生物学科具有十分高的要求,生物课程是多种行业的基础。所以,借助生活化的讲课可以整体增强学生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以后从业的环节中,预先巩固学生基础。初中生物的生活化讲课是新课改的倡导。在最新的课程改革需求下,初中生物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因此在讲课的环节中老师也要真正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让讲课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始,同时确保最后的教学贯彻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更好的完成讲课任务,强化讲课效果。初中生物的生活化讲课有助于调动学生了解生物内容的积极性。在初中时期,其是学生整体学习历程中的启蒙时期,而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充分唤醒学生潜藏的渴望,为将来的进步和学习铺垫基础。所以,从生活开始的课堂活动,可以辅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生物学科知识,使枯燥无聊的生物内容充满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素材实施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素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虽然生物学科的知识非常抽象并且复杂,但借助收集生活化的素材,可以使课本内容变得越加简便、浅显,从而缩减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比如,在讲解“细胞的细胞壁”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使用生活素材——瓜果、瓜果干当做例子开展研究,虽然瓜果干已经没有水分,但是也富有充足的甜味。而产生此种情况的因素就是,在进行晾晒的环节中流失的只是瓜果的水分,而细胞质之中的糖分并没有流失出去。利用此种形象化的生活素材举例,可以更好的辅助学生掌握“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的有关内容。并且,老师也要积极引领学生,对于了解到的重难点与内容开展具体的总结整理,并延伸到平时的生活上。比如周围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的食物发霉、水果变质,都是由于霉菌的慢慢形成。而瓜果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可以被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与无机盐。借助此种引导,可以有效缩减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领悟到对生物的学习并不是脱离现实,而是与学生的周围生活紧密相关的。
(二)搭建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和生物学科的第一次接触,因此老师在讲课的环节中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应该慢慢辅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认识。而若是想要更快速的完成这个任务,老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搭建好生活化情境。利用具体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可以辅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从现实生活联想到生物知识,不止可以有效的缩减学习生物的困难程度,还可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把了解到的理论内容转化为自身所用,扩大学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科,是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表面看透本质的课程,因此要是只开展系统化的机械的理论知识讲解,课堂氛围必然会十分枯燥单调。而搭建生活化情境的讲课模式,可以辅助学生更迅速的内化知识,不止会调动学生对物理的了解主动性,还会为将来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进行生活化探究,强化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初中生物学科的讲课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是“探究式学习”,就是引领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系统进行不停的研究与主动分析,同时利用生物学科的模式,全方位拓展学生的探索思维,辅助学生可以获得多样性的整体思维练习。而生活化讲课的模式,可以有效缩减学生对笼统生物内容的掌握困难程度,同时会在耳濡目染中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思索人生。而且生活化情境讲课模式也会辅助老师创造一个越加轻松并愉悦的课堂环境,更好的给探究式学习巩固基础。
比如,讲解“生物突变”内容时,在了解了“生物突变”是什么以后,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生物突变”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接着老师就能够把生活事例融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一系列小金鱼的照片,照片中小金鱼各式各样。老师先让学生仔细观看照片,然后询问:同学们看出照片上有哪里不一样了吗?有的学生说:“每条小金鱼的色彩都不同”,有的学生说:“小金鱼鳍的样子也不一样”,还有的学生说:“我之前看到过水泡金鱼的种类,它的眼睛两边是有好大水泡的...”等等。接着,老师要设置课后作业,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总结、收集、归纳实际生活中关于“生物突变”的事例,在后续课堂上开展沟通、互享。借助此种方式,不止可以把现实生活和生物内容融合起来,还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行探究的水平。
结束语:总而言之,生物学科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生产、实践等等具有非常密切而广泛的关联,老师需要认真收集周围生活中所有的讲课素材,在生物课堂的所有过程中都融入一定的生活化内容,使生活迈入到课堂上,也使课堂逐渐走到现实生活中去,切实激发学生充足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从而强化课堂讲课效果,为学生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丽琴.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85-186.
[2]段可然. 生活化素材对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伍冬秀.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对策探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