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做为国家级示范校主要建设专业,历经十几年发展,逐渐成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为烟台市电子商务类优秀专业,今后三年将以服务山东省为重点、立足烟台当地产业,以满足企业一线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为目标,构建“专业知识为基础、真实环境为平台,校企合作为核心、创业引导为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开放型实验实训条件和校企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建设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通过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专业群构建与运行等方面为烟台市内中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示范。力争在三年内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将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培养成山东省级教学团队。
一、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
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对于新建的教室和实训室,加强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不断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实训条件与手段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注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室、商品摄影工作室、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升级现有实训室电脑。深化与校外企业合作力度和深度。探索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如为企业员工培训、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专业建设与教材开发、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新增3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年计划,增设商品拍摄实训室,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升级现有2个实训室电脑,校外新增实训基地总量3个。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积极拓展名师工作室数量,申请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建立校内专业教师与海内外行业大师交流互动机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专业知识更新机制。“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硕士学位或在读比例达到30%, 在产学合作方面:新建4-5家电子商务企业为校企合作单位。
构建重师德、讲奉献的教师队伍。通过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培养2-3名骨干教师,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完成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培养1人,完成烟台名师培养1人,继续培养烟台教坛新秀1人,继续培养山东省创业平台负责人1人。通过引进、培养、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派遣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出国进修等途径,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具有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聘请和培养等多种途径,建立一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队伍。定期进行专业带头人的培训,争取每学年参加培训两次,从而提高整个专业的科研及教学能力。
每学年选派2位专业老师到山东省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选派2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一个月。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
从与本专业紧密合作的企业和高校聘任2位以上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教学、指导顶岗实习、指导职业规划等)。
派遣专任教师到商贸企业锻炼,每两年至少有4名教师到企业挂职不少于3个月,使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三、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以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为指导,构建专业化课程体系。从专业角度整体规划资源建设,打造专业特色资源库与专家库,服务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期间,建设1门精品课程,完善网店的运营方面的课程,增设《移动电子商务》、《图片拍摄与处理》、《消费心理》、《文案编辑》等课程, 增加移动电商营销的课程和新媒体运营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着重进行电商美工的设计培训,电子商务员的课程培训,企业运营沙盘培训,网店创业项目培训。
积极与电商企业超星,博导,高教社等合作,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共建,构建多方位,多角度,多专家参与共建的综合性平台。每年进行课程更新和项目建设。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进一步完善行动感悟教学法,继续梳理课堂理论教学流程和实践教学流程,使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以项目学习为主导,任务驱动为主线,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将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化为一个个可执行的项目,分解成项目群。修改课堂理论教学流程和实践教学流程,对所有项目进行整合,化简,找出核心项目或技能,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核心项目体系。深入研究项目教学法,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机制,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课堂理论教学流程和实践教学流程。逐渐形成网店筹建与运营,新媒体运营,商务网站设计等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化核心课程,逐渐探索移动电商教学新项目,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当地的电商推广增力。
五、健全理实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
本专业主要面向网店运营、网络营销、传统企业、新媒体等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能胜任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移动商务、新媒体技术等岗位的工作,根据课程不同特点,构建多元化考核机制,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实现公平,真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争取就业率97%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双证书获取率98%以上;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学业水平考试及格率、优良率处于山东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