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事业的融合发展,促使图书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向持续迈进。图书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在满足读者高效查阅需求的同时,确保图书管理工作开展顺应现代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大数据图书馆的分析,阐明图书信息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措施
现阶段我国各行业领域中都涉及到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行业业务功能发生转变与革新,亦对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源储藏、管理的重要载体,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事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在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同时,达到图书信息数据化管理的目的。正因此,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挖掘,提升图书馆信息管理水平,俨然成为图书馆的首要研究问题。
一、大数据技术下图书馆管理分析
作为公共文化传播与教育的主要阵地,图书馆承担着文化教育、精神传播的重任。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且信息资源呈现出海量增长的态势,图书馆中收藏的各类文献、图书资源不断丰富,大数据技术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应用的作用日渐凸显,如借助可视化智能系统进行图书馆管理手段的转变,及时挖掘管理漏洞并修补,依据对读者阅读兴趣、流量分布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对文献资源的合理调配,达到智能化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1]。正因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信息管理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资源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水平,并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查阅服务,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满足现代化民众的多元化需求。
二、图书信息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进行数字网络平台打造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相较于图书馆以往以纸质文档为载体的存储方式,网络平台的存储能力更为优异。并且得益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民众已经逐渐养成网络运用的习惯,其阅读方式也因网络平台发生转变。分析现阶段图书馆发展,呈现出书籍借阅量日渐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纸质书籍阅读存在较大的限制性,传统的阅读行为已经与当代民众的生活习惯相脱节,所以网络平台的打造已然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而针对网络平台的构建,具体路径为:(1)电子阅览室打造。目前部分图书馆认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仅需配置网络与电脑设备即可,其实不然,需要立足于读者阅读需求的分析,为电子阅览室予以智能化阅读、查阅途径,即读者在使用电子阅览室时,可以做到对馆藏资源的高效查阅,依据搜索关键字进行图书名检索、作者检索以及模糊检索等,通过即时查询方便读者阅读[2]。(2)网站化图书管理。当前图书信息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换优势,打造图书馆网站,以期读者可以借助智能移动端、电脑实现对图书资源的在线查询、借阅、归还,或者是以图书馆网站为载体进行电子书籍阅读。
(二)进行图书馆APP打造
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手机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巨大便利,同时转变了人们生活习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促使现阶段读者书籍阅读的需求与习惯发生巨大转变,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于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书籍资源的阅读[3]。在此形势下,为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服务,图书馆需侧重对图书馆APP的研发,如图书信息管理APP、馆藏图书阅读APP等。例如针对馆藏图书电子阅读APP为例,其软件研发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读者阅读的便捷性。
同时,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进行阅读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整理出当前受众量最大、需求量最多的图书文献资源,将其纳入到阅读APP中,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服务。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出图书馆资源数据化的优势,并消除以往图书阅读存在场地限制的问题。
(三)进行知识服务引擎的优化
以往各个图书馆单独独立,图书馆中馆藏资源有限,而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使图书馆逐渐迈向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正因此,需通过对知识服务引擎的优化来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水平。以往知识服务引擎的应用,因垂直性特点无法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阅读需求,为达到信息资源高效、全面提供的目的,图书馆需重视知识服务引擎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4]。立足于读者阅读需求的分析,进行知识服务引擎功能的拓展,具体包括资源服务推荐、用户需求预测、文献资源搜索、知识服务社区等系统,通过对引擎的优化与升级,保证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对图书信息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需注意,进行知识服务引擎的优化与升级,必须重视对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通过对海量读者需求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实现对知识服务引擎的个性化、针对性打造,保证图书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契合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
(四)进行网络社交与图书信息管理的融合
网络社交已然成为当代民众新兴的沟通交流方式,人们在网络社交中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不断增多。对此,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网络社交与图书信息管理的有机融合。如依据对读者阅读兴趣与需求的分析,打造图书馆微信平台,当读者进入到微信阅读平台中,通过绑定、认证身份后即可实现对图书的查询、借阅。而当读者关注微信平台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进行读者信息的收集,包括借阅信息、未归还信息等,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图书信息的分类与管理。另外,依据对相关图书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判断使用微信平台读者的阅读爱好、阅读习惯,进而为读者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提升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并达到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水平的目的[5]。
(五)进行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构建
要想进一步促进图书信息管理中大数据技术作用的发挥,图书馆需重视对大数据应用、推广体系的完善构建。首先,组建职能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具备扎实的大数据、计算机、云计算、网络技术知识基础,明确部门主要职能在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6]。其次,对图书馆当前图书信息管理的现状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可行的大数据应用方案。做到对应用规划与方案的论证与研究,确保大数据应用方案与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相契合。同时,通过对相关信息数据的分析,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预期效果的预测,以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与信息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信息管理中进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是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更是提升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此,务必做到对大数据技术与图书信息管理的有机融合,以期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来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现阶段读者的不断提高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敏敏. 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 魅力中国, 2017, 000(0z2):341.
[2]王行燕.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水平[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5):235-236.
[3]王雁. 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市场, 2018(05):138-139.
[4]唐飞凤. 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大众文艺, 2018, 000(003):184-185.
[5]刘斌, 黄婧, 李峰,等.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管理与分析应用实践——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8, 173(10):56-61.
[6]张振中.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J]. 图书情报, 2018, 000(003):P.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