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交通事故已经被誉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据教育行政部门调查统计,安全事故已经成为 12 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所以,校园安全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城区学生上下学途中,如何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城区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管理
自从 1988 年邓小平主席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是基础”的重要论断,我国的科技和教育进入了快速发 展的阶段。特别是当前,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校园安全事故特别是城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并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不仅对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成 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区上下 学时间集中前来接送学生的私家车、校车、非机动车以及过 往的车辆较多,导致校园周边的交通拥挤,群众交通安全意 识淡薄,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活泼好动,缺乏必要的道 路交通安全意识。如何才能有效的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 降低事故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安全管理工 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1现行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年的 3 月 25 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我国政府设置安全教育日的目的,就是提醒学校及学生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上。但是,针对学生的各种安全教育,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喊喊口号,贴贴标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重在防范。但是,现在一些学校老师自身就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意识,也有许多不良的交通行为习惯,而且对学生的上下学途中的一些不良交通行为习惯持有麻木不仁的态度,甚至变相纵容。学生自身也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技能缺乏,抵御、躲避交通风险的能力和意识极为缺乏。如横穿道路不走人行横道、不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嬉笑、打闹、追逐,在机动车道内停留,骑自行车猛拐或在机动车道内行驶,不满 12 岁骑自行车上、下学,乘坐违法、非法载人、安全状况差、超员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等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学生乘坐的机动车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另外,城区部分学校地处干线道路附近,而周边道路又存在标志标线不全、路面状况差、摊点、车辆等挤占非机动车道的问题,逼使途经的学生和家长进入机动车道。学校周边道路及环境也存在着严重威胁学生出行安全的重大隐患。
2关于城区学校加强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培养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
力
城区学校要加强上学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做到常抓不懈。首先,要安排必要的课时,采取多种形式,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交通安全承诺书等,组织开展途中安全教育。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上下学途中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珍爱自己的生命,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后要广泛的向青少年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救互助意识, 让安全教育在学生心中警钟长鸣。
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了解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保护技能,才能终身受益。并且,和学习各种文
化知识一样,掌握生存技能最好的时期就是在学生阶段。首先,学校要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活动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与安全知识技能的有效载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才更快、更好、更牢。其次, 学校要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2.2综合治理整顿,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切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学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限于学校自身,还要通过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形成一股合力,全面排查校园周边道路的车流量、乱停乱放、交通标志、表现等情况,并对可能影响学生交通安全的事项逐一进行登记,对调研中发现的涉及交通设施缺乏等事项,及时采取增设相关交通标志、增划人行横道和减速让行线、安装减速垫等安全设施加以完善; 交警部门应协同城区学校上放学高峰期在校门前设立 “护学岗”,进一步确保学生出入安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定期对学校周边的乱停乱放、摆摊设点、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彻底整治;政府出面协调各个部门对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视力度,形成合力,形成“政府管理、社会参与、学校重视、家长教育”的管理模式。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优化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切实保障师生的交通安全。
2.3加强对校车及其他通行车辆的管理力度,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作为对学生安全教育起主要作用的学校,要联合交警部 门经常性的对驾驶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对其严格审查, 例如,对于校车驾驶员,三年内如果每一记分周期都记满 12 分或者发生或严重的交通事故并且负有责任,严禁其继续接 送学生。同时,学校对其他车辆也要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教育学生拒乘农用车、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车辆、报废车、超员车,建立健全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档案,实行“一车 一人一档”的“户籍化”管理。成立交通安全管理机构,配 齐专门的交通安全员,负责学校交通安全信息的收集,检查 督促落实各项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学校要协同交警部门经常 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 态。
总而言之,学生作为家长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上 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必须被提到高度重视的程度。确保 学生的交通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 群众利益的具体要求。面对着城区校园周边复杂的交通路况, 城区学生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的养成,安全保护技能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社会教育工程。让我们学校、家庭、社 会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兰天.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王玉政.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