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教育行业的应用。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能够有效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语文教学的立体感。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本文讨论重点,并将从小学语文教师角度提出可参考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策略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有机结合的意义
1.利于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吸收语文知识的局面,使学生充分发展其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利于丰富语文课程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以理论性的文字传输居多,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许多课文以记叙论理为主,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或者经历作为依托,对部分内容可能难以理解。基于此互联网技术能实现学生对学生想象力的满足,丰富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有兴趣。
3.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小学学生想象力丰富和创造力活跃的优势,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性发散。而信息技术的网络交互性强、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优势能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使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新课标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应当大于400万字。而学生自身的条件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指标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阅读资源的压缩,使学生能快速便捷的展开相关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
5.提升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依托于教材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但语文是一门的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单纯的让学生获取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课下学生也缺少时间和途径来从其他渠道学习巩固语文,那么信息技术就将改善这种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边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和质量。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么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重点要从前四个方面入手,具体的策略笔者有如下思考。
1.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方面的运用
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学生识字、写字,这两者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识字、写字教学上的应用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灵活的平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具有自控力差、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特征,思维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为主。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吸引他们对识字、写字产生兴趣呢?利用故事和儿童喜欢看动画片来帮助教学,通过将文字和拼音制作为包含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信息技术教学,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通过看图识字来掌握认字和写字。比如在学习“河流”时,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河流的图片,运用动画播放河流的动态,再给学生播放河水流动时的声音。那么学生就会牢牢的加深对河流的印象,从而牢牢的记住河流这个词语。
2.信息技术在阅读领域的应用
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导师,特别是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兴趣主要是认知兴趣。
语文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是固定的,难以对学生的视听感受产生刺激,加上小学学生的专注力比较差,语文教师很难维持他们兴趣的稳定和长久,更难以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利用信息技术把不动的课本转化为能动的课本就能弥补教材的不足,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关于真正的西山群岛的视频教案,让学生见识真正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就能对课文描写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阅读文章起来也不会感觉枯燥无趣。除了让语文阅读立体化,在培养小学学生阅读习惯这方面,信息技术也具有很大的作用。要使学生主动阅读、喜欢阅读就要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发现书本的奥妙。比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学生们不可能真正见到恐龙,但是肯定对恐龙非常感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演示恐龙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灭绝的动画片或者纪录片来吸引学生探索相关知识的兴趣。语文教材中不乏具有有趣的知识和现象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的这些内容来为学生制造吸引点,促使他们主动阅读更多的知识。
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写作领域的运用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两者也是相辅相成。写作文是小学学生的重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一般有教师布置题目或者选定范围,进行了写作指导后,让学生构思动笔。信息技术的支持让作文教学不再那么刻板教条,学生构思写作内容无门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图片和相关信息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比如在拟题“我的理想是……”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联想,但是小学学生欠缺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意识,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社会工作职业的的图片,如医生、警察、消防队员、科学家的图片,引入相关人物和信息来为学生讲解,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不同职业的理解,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从而让他们对自己的理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样的整合之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让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更写实;学生写起作文来也会感到有趣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使其表达能力提高。另外在还可以建立相关的交流群或者网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写作,同学间互相欣赏和点评,以期实现写作水平的上升。
4.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整合
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最重要的实践表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不善于表达或者是不会表达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表达兴趣,二是小学学生自身的害羞、胆怯的心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多样的口语交际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通过图像、动画、音乐等表现教材内容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内心的想法或感受。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演讲与表达的纪录片和优秀作品,激励学生对演讲产生兴趣,有意识的模仿。课后还可以通过平台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和教师的联系,实现实时交流,语文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班级群,基于网络交流的模式先让学生客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参与到对话中,逐步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不定时的组织一些演讲与口才交流活动,设计奖励机制,学生在大胆展现自己的同时,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脚手架可以将这些过程记录下来并制作为相关视频共享与班级交流群,让学生也能发现欣赏到自己积极自信阳光的一面,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导向。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实施科学的教学规划,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此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8年度课题度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铭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中国新通信.2020,22(01)
[2]王改凤.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甘肃教育.2019(07)
[3]李年凤.谈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课程教育研究.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