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苏智帮
[导读]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为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作为丰富学生素材积累的主要媒介所存在的
         摘要:阅读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为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作为丰富学生素材积累的主要媒介所存在的,且阅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阅读活动可以无形中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对学生的道德意识、情感发育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有效阅读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从借助导学案丰富预读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丰富探究经验、借助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都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直接原因是为了在短期内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也因此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实现阅读进步,直接表现为:学生在课文阅读时存在被动接受的不良行为,在课外阅读中又难以产生深刻的阅读理解,只能肤浅地了解文本的表面含义。这就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效能感,并不利于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语言能力,甚至于难以发挥阅读本身的育人功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客观分析阅读本身的思维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丰富的阅读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借助导学案丰富预读活动
         导学案最初是为了改变按照教案来组织“灌输式”教学活动的现实不足所研发出来的一种导学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学习方向,使其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导学案组织预读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自主整合文本知识,使其以主体态度探究文本内容。
         就如在《穷人》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导学案分别呈现了自主阅读任务、阅读检测习题与阅读困惑三项内容。其中,“自主阅读任务”则以整理《穷人》一文中的生字词知识,规范发音、标准书写汉字词;通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情,概括全文意思;分析课文的环境描写内容与细节描写内容,说一说渔夫、桑娜的人物形象,并由此分析课文的主旨思想是什么。这就可以促使小学生独立完成课文阅读任务,自主选择朗读、细读等阅读方式来建构文本知识。接着,“阅读检测习题”则主要是根据课文的关键语句及其作用所设计的填空题,目的是及时检测小学生的预读成效。最后,“学习困惑”板块则应由学生独立填写,认真阐述自己的思维障碍。


         二、通过小组合作丰富探究经验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必要的生生合作与小组讨论十分重要,因为小学生本身就需要共享阅读经验,通过讨论产生更加开放、发散的阅读思维,由此则可实现阅读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行为,使其能够全面实现深度阅读。
         就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上组织了5人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全面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使其能够快速实现阅读进步。首先,小组内部要独立阅读,每个人都要按照人物、时间、地点与起源、发展与结局六个要素概括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叙事内容。其次,小组便要全面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要称雨来为小英雄、雨来所具备的英雄品质是什么等,对照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解释,由此优化学生的阅读认识,使其自主整合文本知识。由此,各小组便可相互借鉴彼此的阅读思路,积累合作阅读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所以也会在课堂上组织组际展示活动,希望各小组可以共享阅读资源,由此坚定合作阅读信念。
         三、借助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优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活动,所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样也需要借助丰富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整合文本与图书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使其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组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笔者会认真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优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情节丰富、内容有趣的记叙类文本,所以笔者就为其推荐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中国神话大全》等多本图书,希望学生能够由此积累课外阅读经验。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喜欢文字优美的散文,所以笔者也引导这部分学生阅读了冰心、老舍等多位著名文学家的散文作品。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让学生积累有效阅读经验十分重要,应该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知识,使其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丰富阅读表达,且要切实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经验,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使其始终以能动姿态参与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吕银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8(16):178.
         [2]张婷.小学语文课堂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18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