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教”的知识传递过程转变为关注学生“学”的学生发展过程,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现代教育思想。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较为先进和重要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在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集体探究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打下终身会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以生为本、交互、探究、思维
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常规模式下稳定有序的线下教学活动受到阻碍而难以开展。在线教学迅速成为一种应急方案而在全国推广,虽然是无耐之举,但也是今后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必然趋势。以往的在线教学都是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但这一次确要唱主角,“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要如何学?何种技术更简易?哪种模式更高效?”全国上下纷纷掀起了在线教学的大讨论。我们以中山市提供的教学资源为依托,搭建了一套在线教学交互式探究学习平台。
一、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创新
常规教学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线上教学对信息技术就更加依赖了。在整个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借助三款教学软件---钉钉、希沃白板、UMU开展线上教学,其功能涵盖了从上课到作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将这三款软件相关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搭建一套在线教学交互式探究学习平台。教师提前一天通过钉钉家校本下发前置性探究单让学生进行个人独立探究,探究完成后通过钉钉发给小组长,小组长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形式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后将探究报告通过老师下发的UMU调查问卷进行反馈。教师整理后利用UMU的讨论功能将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全班课下集体探究,然后教师以钉钉直播和希沃云课堂相结合方式进行课上全班探究,借助UMU的讨论、拍照上传和抽奖功能丰富探究过程,再辅以授课视频进行知识点巩固和深化,解决学生的疑惑。课后利用尝试性练习单进行巩固和延伸,遇到的问题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进行解决。
二、开展螺旋探究,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探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像数学家一样探究”系列课程正是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幸福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像数学家那样将探究进行到底。
第一层:个人独立探究,初步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探究,是“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只有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彻底改变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状态。
在线下探究时,教师提前一天下发前置性探究单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学习单的引导,独立探究新知,保障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得数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最后,需要学生写出探究中的发现和疑惑,方便小组内整合问题、合作探究。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挑战性的,它不仅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精炼准确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个人独立探究,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层:小组合作探究,整合分析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个人独立探究的升级版,将对学生探究中的收获进行分享,对探究中的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也是第一轮的“兵教兵”的过程。
首先,小组长在线下对收集的前置性探究单进行筛选,整理个性化的问题。然后在小组设定的时间,通过钉钉发起视频会议,对学生前置性探究单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再将筛选的个性化问题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组长依据学生好胜的心理,充分调动小组成员交流探究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探究环境,为小组合作探究增力。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根据成员的学习情况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构建共同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激发小组成员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通过学生的表述、补充、争论等多种合作探究形式,促使他们敞开心扉和同学一起去探究、去发现、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要把小组探究的结论进行总结,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最后,根据教师下发的小组探究情况问卷调查表,将探究的情况在线填报,汇总给教师,为全班集体探究提供数据。
第三层:全班集体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进一步整理,将共性问题进行提炼,利用UMU的讨论功能将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全班课下集体探究。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实名或匿名的多次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别人的发言点赞,将自己思考的笔记与同学进行分享,充分燃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及时的鼓励与引导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交流欲望。
课下的全班集体探究环节,学生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对于少数的疑惑教师整理后做成希沃课件,在课上的集体探究环节进行解决。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下鼓励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演练等多种方式将课件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再次的探究,准备以“小老师”的身份与同学们进行自己探究的分享。课上教师通过希沃白板的云课堂功能进行直播教学,由“小老师”借助云课堂的举手连麦的功能进行问题分析,教师将互动的权限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操作教师端的云课件,利用提供的书写笔进行边书写边讲解。对于不够主动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UMU抽奖答题的方式随机选择学生上台连麦,给其创造分享自己见解的机会,教师再适当的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全班互动探究,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构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分析学情反馈,训练精准到位
课后,教师将尝试性练习单发给学生,让其独立完成,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拍照上传教师批改。下一次上课教师再随机或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讲解相关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教师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出题训练,学生通过希沃云课堂的答题板功能在线回答,答题结束后学生马上得知自己答题的结果是否正确,系统自动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便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的单独辅导。
“以生为本”的当今,要改变学生以往学习中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可以借助线上交互式探究学习平台,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探究”中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刘燕. 小学数学线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 中山市教研室小学数学学科,2020(3).
[3]钱慧. 巧用“交互工具”提升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成才新观察,2013(11).
作者简介:程辉(1982.2.20.——):男,汉族,籍贯:吉林省蛟河市,任教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东升小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