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图解工具,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思维,学前儿童正处于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的年龄阶段,思维导图应用在学前儿童项目活动中有明显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小班“我的春游我做主”项目为例,在STEAM教育理念下,依托思维导图模式支持幼儿自主规划春游计划,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项目课程,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并将学会的知识进行情景化、社会化和迁移化。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学习在项目问题解决过程中习得的过程性知识。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班;春游;STEAM;可视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创造和想象等学习品质。”其中的学习品质我们就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训练。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几个方面内容的关键词、图像、颜色等相互建立链接,呈现一幅多彩的“思考图”。而小班年龄的思维特点往往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顺序紊乱、前后反复,也多遗漏,所以思维导图能帮助幼儿更有效地梳理,提高“思辨”能力。本次我们以小班《我的春游我做主》STEAM项目课程为例,通过谈话、交流、讨论、分享等方式,师幼合作完成思维网络图,这不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过程,更是思维的锻炼过程。我们的目标就是依托“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探究兴趣、识别问题、实践应用、解决问题、表现与创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形成在STEAM教育理念下小班项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利用思维导图,比较以往春游与STEAM春游项目之不同。
以往的春游往往是教师主导,即以教师为主体,根据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思考规划的一个春游活动,然后组织幼儿完成即可。而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春游项目是因为幼儿喜爱春游,根据幼儿自己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让他们来决定怎样的春游才是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进而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虽然会在探索中会遇上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一次一次的讨论试验,解决问题,就能从而得到想要的经验和知识,分析以上种种得出以下结论:
二、巧用思维导图,梳理STEAM春游项目总目标之概述。
依据STEAM的教育理念,在目标建构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等诸多指标的整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已有的经验,关注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关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和渗透,形成项目总目标。
三、妙用思维导图,呈现幼儿“春游思维”之可视化。
“思维导图”在项目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坚持性、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学习要素在此活动中先后不断呈现,促使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我们在项目活动设计中,应遵循幼儿天真、好奇无拘无束、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跳出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为多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思维导图可以让幼儿的春游思维可视化,打开思维的通道,培养幼儿自主规划活动的能力,做回项目课程的小主人。
1.基于教师执笔,妙用思维导图建构活动设计内容。
思维是隐形的,不容易被感知和发现,因为传递和学习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教师用以下几种思维导图模式清晰地呈现思维方法,更有助于整个主题知识的思考和梳理。
1)“整体感知式”主题思维导图
“春游”话题是班级中每个幼儿都会感兴趣的话题,谈话中幼儿围绕主题就会产生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猜想:哪里去春游?和谁一起去春游?怎么去春游的地方?带什么东西去春游?春游的地方我们可以怎么玩……根据孩子们的好奇,顺着孩子们的思路我们进行一个一个问题的整理,绘制思维导图,便于幼儿对于主题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感知。
2)“游戏探索式”主题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游戏活动设计中的思考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大脑无须承受过多的压力就能从“多彩”的思维导图中回忆全过程,所以说它是一种“快乐”的思考工具。
以春游中《想玩的游戏》为例:师幼共同讨论,制定适合春游的集体游戏目标,引导幼儿从三方面进行考虑:游戏的人数需要集体参与、游戏的材料携带必须简单方便、游戏的场地需要适合在小范围进行。然后师幼商讨共同制定本次的任务要求:幼儿根据以上目标和爸爸妈妈收集游戏,并在家进行试玩,自己认为符合要求后拍下视频,回园后师幼共同讨论最后决定落实方案。我们本次共收集到五个游戏视频,与幼儿一起试玩和讨论后,层层筛选确定为四个适合春游的游戏,其中健健小朋友家庭收集的“泡泡糖”游戏最受欢迎,跳房子的游戏因为携带的呼啦圈不方便所以淘汰。
以“我的春游火车票”为例:谈话中了解到,大部分孩子有坐火车的经历,个别生活经验相对丰富的孩子知道,在火车票上会有一连串数字(身份证号码),那么基于幼儿现有的书写能力,是不能完成的,有的幼儿就提出了前期在数学活动中学到有关ABAB模式、AABB模式的经验,做为 “火车票”的DIY制作方法。根据幼儿在教室中收集到的材料,我们进行了关于制作方法的讨论,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梳理,借用摩斯密码的“嘀嗒嘀嗒”密码解读改编为我们的“咔擦咔擦”火车密码语言。
3)“投票体验式”主题思维导图
根据项目设计情况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师幼共同商讨决定在某些问题上,建立“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帮助幼儿了解举手表决、墙面投票、网络投票等简单的投票方法,知道生活中有些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解决。
以“春游踩点任务”申请投票为例:在“春游地点”踩点任务申请的时候,我们决定就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有很多幼儿都想接下这个任务时,我们首先采用“小组选举”的方式,五个小组同时运用“举手表决”方式选举出五个申请人,因为结果只需要两位小朋友即可,所以又进行了第二轮集体投票,通过”墙面投票“方式解决。投票中幼儿自发组织了拉票,进行自我推荐,虽然语句简短,但是还是向同伴发出了“选我”的请求。其中有三位选手因为票数稀少,还进行了自投、互投,意外收货了新经验,投票结果最后是十七号和二十三号申请成功。
以“我最‘心'赏的故事”投票为例:调查问卷是指通过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此次幼儿自主邀请的“故事妈妈”绘本分享,为了推选出最“心”赏的绘本内容,我们第一次采用手机APP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选用幼儿平日在教室里最喜欢翻阅的八本绘本进行网上投票,票数最高的三本作为春游活动中的分享内容。同时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量的分析,获得我们想要的数据,这样的调查问卷经验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可谓是“第一次”,我们就是想帮助幼儿丰富新经验:如果以后碰到某些问题,也可以采用网络投票的解决。
4)“春游约定式”主题思维导图
关于约定,很多时候是甜蜜的,有时候又有一点点的小约束,但是这样的小约定会让我们活动进行地更顺利,活动变得更好。所以我们根据前期有关春游讨论中发现的一些情境变化进行梳理,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他们对于哪些可以做,哪些怎么做,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能力,共同商议哪些行为需要遵守、怎么遵守,形成操作可行的春游小公约,以下就是我们关于坐大巴车和春游进行时做出的两份小约定思维导图。
2.基于幼儿执笔,创造“图形式”思维导图收集活动信息。
幼儿的“表征”在项目探索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前期经验的渗透,我们需要让幼儿练习思维导图的任务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收集各类信息,用简笔画、剪贴画等形式完成思维网络图,实现项目探索活动中的表达表现和分享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项目探索能力。
以 “我的小书包”为例:围绕这一主题核心,可以展开的物品分别有四类:必需品、水果、小零食、午餐。首先和幼儿进行谈话讨论,因为小班的思维特点跳跃性比较强,在谈话时总是会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邀请幼儿在“圈图图”集中表征,教师协助幼儿的进行分类整理。经过前期的经验铺垫,后期我们邀请家长导协助幼儿借用思维导图中的“圈圈图”模式进行练习,在同心园内圈画上小书包,外圈画上自己设计春游所需要的物品。因为小班的涂鸦特点属于比较抽象派的,那么有些难认的画面就需要家长帮忙标注文字,进行说明。
以“春天的宝贝”为例:借用《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中的科学活动《春天的宝贝》,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气息、包括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椰果、春天的小昆虫、春天的雨水等等,通过集体教学的知识梳理,师幼共同制作出思维导图。后期幼儿借用“圈圈图”的方法创造出新的思维导图任务单“方方图”。幼儿就带着这张“方方图”去大自然采集春天的宝贝,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春游中的发现,体验寻找春天的快乐。
四、善用思维导图,分析STEAM春游项目之评价。
STEAM春游项目的评价是多元的、真实的,对项目自身的价值和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以班级为基点的项目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参与”,所以我们项目课程的评价从幼儿参与、教师参与、家长参与三个维度出发,其目的就是共同促进幼儿持续发展和整个项目的改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就是将主题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从主题延伸出的主支再分解成小细支,然后一步一步分解地更细……从不同角度透彻地分析一个主题。对于我们小班幼儿,这就是清晰地记录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就是用来整理大脑的工具。在《我的春游我做主》STEAM项目中,通过各种模式思维导图的运用,以图激趣、以图促思,有效地帮助幼儿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的综合经验。在后期的应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用更多不同模式的思维导图关注幼儿的生活及其遇到的实际问题,找到契合儿童兴趣、满足儿童需要的内容,帮助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选择性地生成活动步骤,及时地拓展幼儿在项目课程中建构更多经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美)丽莲·凯兹:《小小探索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