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张艳艳
[导读] 当前在教育行业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化人才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摘要:当前在教育行业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化人才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高中教学中,美术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的主要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美术并不是学生的主要教学科目,因此,教师往往忽略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重视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的独特美感认知,以此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与生活中对于艺术价值的良好判断,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多元化策略
         高中美术是高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由于其并不是高考的主要考试科目,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高中美术教学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科目,因此如何在高中教学中突破传统,对于美术教学的认知提高美术教学综合效果就成为了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探讨,希望可提出相关教学方案提高美术综合教学水平。
1.美术多元化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多元化教学是改善当前美术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首先多元化教学策略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改善传统单一的传输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并且,美术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从生活和个人情感认知上去感知教学中的美感思维,引导学生形成属于个人的审美观念【1】。其次,多元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认知,由于学生个人审美情趣的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多元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学习空间,学生能够在该学习空间中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创造出与传统审美观念新颖和不同的艺术作品,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的艺术情感。最后多元化美术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美术教学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课本的教学案例以传统名画为主不符合学生现代的审美观,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多元化教学中融入更加时尚和新颖的美术作品,学生能够按照现代审美观去学习看待美术作品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从而在美术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2.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策略
         2.1横向多元化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专注于课本内容的讲解与教学,但是美术课本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匮乏不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横向多元化教学策略,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中结合时代的变化掌握更多美术专业知识【2】。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水墨画欣赏的教学中其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我国水墨画的发展历史。但是课本中所展示的水墨画基本为历史非常久远的古代画作,古代画作手法和描绘内容都相对隐晦,不利于学生们去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影视作品或者动漫中的水墨画表现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现代的审美情趣去理解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能够更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水墨画的魅力,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也让学生在现代感受到传统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2.2发散性多元化教学策略
         大部分艺术作品都建立在独特的时代影响下,而学生并没有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以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相对匮乏,此时为了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强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即可以采用发散性多元化教学策略。例如,在壁画一课的教学中,壁画往往为宗教文化的独特表现手法,而这些壁画往往过于夸张形态各异,学生很难通过个人的知识储备去欣赏与理解壁画。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不同壁画所表现的宗教思想,随后再介绍宗教的发展历史使得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壁画的历史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知识的理解。
         2.3复合多元化策略
         复合多元化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更加生动立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感知美感。例如在传统石雕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展示课本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所出现的雕刻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将油泥或粘土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去根据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来进行临摹。将传统枯燥乏味的鉴赏课程转变为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际创作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效果。
结语: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的使用,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构建多样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育凯.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研究[J].高考,2019(09):272.
[2]申嘉楠.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及实践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8(01):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