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视域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刘福鸿
[导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属于全体学生。在日常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贯彻新基础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性、趣味性,焕发生机和活力,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精神境界和实践境界,精准落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探究
         一、“新基础教育理论”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简述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聚焦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聚焦学生取向更好更强更理想的人生教育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要求将课堂归还学生,使课堂真实归属于全体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作为指导思想,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焕发运动兴趣爱好,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起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重点,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保证每一位学生得到收获与发展。在日常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不懈落实新基础教育理念,提升表现力、挑战性,多维度焕发生机、活力,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掌握体育知识,把握体育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身质和个人素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精准落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高效率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堂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二、基于新基础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应用策略
         (一)引领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引领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总体目标。倡导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判断和思考,根据本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方法,努力推进本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环节之中,暨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时间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又要引领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学习工作能力,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趋势,为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确立牢靠的基础。在练习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半场篮运球上篮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运球手法、上篮动作,在全部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引导者的重要指导作用,认真观察学生的刘红状况,及时指导及纠正学生碰到难题和不正确的姿势,并要表现表扬鼓励突出的、成绩优秀的同学,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动力获得不断的加强和提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运动的获得感、成功感、幸福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全力倡导学生主动完成训练任务,发挥主体优势,增强学生自信心、成就感,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动力,加速学生把握新项目技能技术,最终达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这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充分肯定的。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起来,用真情打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在旧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有层次的、不平等的,老师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念头强加于学生,固化了、程序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充分塑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建绿色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使师生、生生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大家聚在一块研究探讨教学任务、教学设计。

在学习短跑起跑技术时,让学生采用多种动作起跑,如:站立的、坐着的、做俯卧撑的、背向的、原地高抬腿的、后踢腿的……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的空间时间服务平台,学生自身摸索探究规范的短跑起跑姿势,然后老师引领学生共同探讨,并在实践中把握动作技能技术。
         (三)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中学生有十分明显求真的冲动,急切想要知道正确做法,便会更认真学习,勤奋探究实践,展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列全过程,加速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塑造培养,转化成各自独立创新思维能力。在练习“排球双手头上传接球”的时候,用篮球和排球来分别练习示范,学生会看到篮球传接球动作时球在手上有一段停留时间,但排球传接球动作时球的停留时间非常短暂的,经过对比,经过思考,学生就会想到排球的双手头上传接球时,球一定是与手的接触时间是短暂的,不能停顿的,就会逐渐纠正持球这个错误动作。因为排球的传接球是双手同时向上迎接来球,手掌自然成一个弧形的球“窝”,两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成“八一”状,在面部前方接触到球,两手“包”球,然后整个身体略下沉以缓冲来球,然后整个身体反弹,上臂、小臂、手掌、手指依次用力将球弹出,最后发力的是大拇指和食指。塑造学生发散思维需要提出更多的质疑,发散思考问题,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塑造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
         (四)发展群组互助合作交流,提升团队能力
         发展群组互助合作交流,提升团队能力,中学生有着强大的战胜欲、表现欲、求知欲,事事处处者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厉害,利用学生的这个优点,开展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行群组评价的做法,群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帮助、鼓励、激励,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协作的意识和精神进一步提升。在练习篮球“双人短传快攻”的时候,要求两人一组,每组包括一名身体素质好、球性好的A同学和一名身体素质一般、打球一般的B同学,在练习过程中,A同学要积极主动指导引领B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快速移动传接球及上篮的练习任务。可以加强学生认知动作和掌握技术,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清楚明白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大力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力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预留足够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团队能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成功的教学案例,认真总结经验,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组团队合作交流、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实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社会发展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许德顺.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2(06).
         [2]李德胜、吴冰.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3]黄超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0(8).
         [4]赵慧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