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兴起,其中酒店行业尤为突出。需要大量的酒店专业人才,这对我们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每年中职学校向酒店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对此我们进行分析及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方面
1、重视力度不够
很多酒店只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特别是管理层对实习生心智的忽视。上岗前未对实习生有系统的培训和职业规划,实习生在岗位上出现错误后,老员工的责怪和自责的心理对还是学生身份的他们有很大影响。
2、待遇薪酬较低
这是影响酒店业实习生最重要的因素。酒店方认为(1)已经包吃住,这是一笔隐形的福利;(2)实习生并不是正式员工,身份还是学生,要保证老员工的福利,这点是要区别对待的。
3、从事的技术含量低
学生进入酒店后从事的都是服务性的基础工作,上手很快,缺少技术含量的挑战性,但对心理承受力度的挑战性高。双重挑战对十七八岁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
4、“老油条”员工带实习生的弊端
(1)部分老员工在带实习生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直接把实习生当作替代自己的劳动力,脏活累活都让实习生做了,而自己却躲在一旁休息;(2)部分老员工只顾自己工作,不教实习生技能,把实习生晾在一旁。(3)工作中部分老员工负面情绪的传递很容易给实习生带来影响,特别是心智不成熟的中职生;极易造成思想的波动。
5、安全问题的忽视
酒店工作人员大多都是成年人,安全意识较强,所以酒店方不会过多的强调;但对于还是未成年学生来说,安全意识相比要淡薄许多,社会环境诱惑多,无成年人看管,在外出时为了一时方便,乘坐违规的交通工具;夜不归宿或很晚才回宿舍,宿舍里酗酒等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学校方面
1、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区别
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书本上中规中矩的进行讲解,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差距。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欠缺灵活的变通能力,对此有一定影响。
2、缺乏完善的顶岗实习机制
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过程,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实习运作系统,在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工作安排中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整个实习系统运作还不成熟;很多专业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不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识;实习专业教师并没有完整的参与实习过程;缺少科学的实习评价体系,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
3、校方在实习期与学生和企业方的沟通缺乏
学生在外实习期,他们是缺乏安全感的。但由于实习地大多离学校很远,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大多是通过网络或电话远程进行,与企业方也基本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沟通,这就可能导致双方信息的滞后,对学生实习有直接的影响。
4、实习前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疏导
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很重要。如果校方在实习前忽视了该问题,会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有很大的畏难情绪。
(三)学生方面
1、学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刚从学校进入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遇到事情通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学校相对于酒店来讲,环境更轻松,工作强度不大,压力更小。尤其是部分平时行动较懒散的学生,一下进入管理较严格的酒店,就很难执行朝九晚五或者是加夜班的作息,可能会出现多次请假甚至迟到,旷工的情况。还可能会遇到老员工欺负实习生,酒店方袒护老员工,客人不尊重学生等问题,学生面对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却无法转变自己服务生的角色。
2、学生怕吃苦,缺乏对职业前景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职业规划迷茫
很多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不愿做基层工作,就造成服务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部分学生认为和其他社会餐饮服务相比,类似的工作内容,但薪资待遇却差别大,心理的不平衡,影响实习效果。在外地实习的同学,第一次长时间出远门,对大环境的陌生及恋校情节和恋家情节也是牵制学生顺利完成实习的因素。
3、家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职学生大多是农村家庭,家长思想保守,对做服务行业有偏见,特别是酒店业,认为社会地位低,技术含量低,薪酬低,还不如其他行业来钱快。这也是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实习期流失的情况。
当然,除了企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社会大环境的部分因素。
二、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在结合学生外出实习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方面入手。
(一)、酒店方要转变对实习生的态度。
中职生的心智正处于半成熟状态,对待他们要多一份理解和关心。不仅要把它们当做正常员工,还应该当作公司潜力人才来看待。
实习生在上岗前应对他们做好培训工作。在经营管理中,多和实习生交流关于酒店的发展、酒店的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且积极处理反馈实习生反映的问题。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的优势,并培养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实习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酒店方也一定要多和学校沟通,共同商议双赢的解决办法。
身处异乡的实习生,酒店方更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加关心,让他们感受到酒店的温暖。
对于实习生安全问题的考虑,应该企业,学校,家长三方联合起来多加强调,宿舍管理这方面,酒店方可以派出专人对宿舍全方位管理监督,这不仅是对实习生的约束管理,也是对酒店老员工的管理,更是利于酒店企业文化发展。
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在原有的薪酬待遇上给予一定奖励,这既是劳动所得,也是对自身工作的肯定。
对参与管理实习生的酒店工作人员也应该做相关的岗前培训,特别是直接参与管理实习生的基层工作人员一定要以正能量面对实习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
(二)、学校方面要完善改革教学体系,建立有效的实习评价制度
学校作为酒店方和学生之间的一个桥梁,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学校可多派教师深入实际工作岗位学习锻炼,真正练就一手好技能。其次,教师要学会自主学习,多思考多变通。第三,学校可以将行业管理者、技能高手请到学校来;在校学生短时间外出实践学习,将课堂内容和实际操作内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无缝连接。
在进入实习期之前,积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1.外出实习安全问题2.自信心的鼓励3.告知他们从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
学校要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审核,务必让实习指导教师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带队实习老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深入学生实习地,关心学生的工作与生活,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要积极与企业方沟通,并督促企业方及时解决。对于企业方反映的问题也要及时和实习生沟通,及时引导学生。
总之酒店和学校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动向,观察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心理活动、工作表现,并定期做总结,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成果做出评价。
学校在选择合作的酒店时也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酒店的规模、发展、前景几方面来考虑,切身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实习单位,让顶岗实习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三)学生自身充分认识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在实习前学生应该有明确实习的目的、了解通过实习自己会有哪些收获。明白学习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个人阅历和能力是第一位。理性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岗位。眼光要长远,要有吃苦耐劳,坚定信念的精神。在实习时应该抓住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多观察、多动手、多向前辈请教。其次,学生应尽快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变,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举止、着装打扮。在言语交流上,应主动多与人交流,自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同事要相互帮助;面对领导,要积极表现。
三、学生顶岗实习的改善和发展需要学生自身、学校和酒店三方面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发挥出顶岗实习的优势,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效,实现学生、酒店、学校三方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