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米丽
[导读] 本文所提到的网络环境,区别于早期教学课堂中面对面的交流环境
         摘要:本文所提到的网络环境,区别于早期教学课堂中面对面的交流环境,是一种融合多媒体设备与网络通信技术而成的现代化、数字化、跨区域的共享型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带来一种新的、灵活的课堂体验。人们所能想象到的课堂提问、互动回答、协商沟通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合理的规避了统一模式下仍有掉队学生的现象,全面提升了教材与课外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传递速度。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从高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和科目数量来看,高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而高中英语的地位并不低于国语,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辅助工具。不过,若想学好英语不能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必须找到窍门才行。基于此,一线教师必须合理利用外研社的理论教材,明确英语语言利用的重要性,创设以实践和研究为主体的活动,讲授正确学习办法,化解词汇理解难题,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理论教材及训练习题。
         一、加强词汇学习
         从学好英语的角度出发,首先学生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基于此,外研版教材里面添加了许多新词汇,同时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大。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使用词汇,一线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比如说,每一次开新课时,不要急于布置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和词汇的理解,帮助学生整理词汇之间的联系,明确词汇的读音和隐身含义;也可以组织拼写竞赛或听写活动,强化学生对词汇构造的认识。
         二、认真介绍背景知识
         从文章内容和文章风格上看,每一个作者的习惯不同、立场不同、风格也不同,再加上写作背景、文学基础、生活环境及个人信仰的差异,文章表达的意义也就有了差异性。一线教师除了翻译文章、教导学生之外,也应该为学生讲解文章产生的背景,进一步消除阅读障碍。比如说,一线教师应该养成用英语上课的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环境的适应性,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轻重音的敏感性。此外,在讲到《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一课时,教师也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工具,适当地播放一些歌曲、图片或录像带,一方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另一方面令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及古建筑。
         三、完善阅读前的讨论
         对于学习一篇新课文来说,组织课前的讨论活动既能承接前文,又能引出后文;既能整合理论知识构架,又能启发学生探究行为。比如说,在讲到《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一课时,教师可以依照本章节要讲的课程创设引导性问题,也可以布置“用英文讲述高中学习生活”的任务,并及时发布给学生,令学生完成思考任务。与此同时,可以组织班内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同学之间交流思想。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及不同主体对高中生活的感受,最后带着疑问和探究力去查看文章讲述的高中生活。


         四、丰富阅读中的活动
         从课文精读的角度来看,阅读期间的辅助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活动必须在学生对文章产生大致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展。所以,一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文章框架、基本内容、作者观点等等,同时根据文章长短或阅读难度设置阅读时间,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设置阅读任务时,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层级递进”的提问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阅读技巧。在讲到《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一课时,应遵循“一读、二画、三提炼、四关联、五总结”原则,先通读全文,再勾画重点句,之后再提炼文章细节,然后观察文章之间的联系,最后总结作者写作目的的阅读。与此同时,可以留出一部分互动空间,令学生用英语表述因特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认真介绍因特网优势和文章重点词。
         五、落实阅读后的检测
         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后,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查验学生阅读效果。比如说,在讲到《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一课时,可以提出生词填空、句子含义判断、人物关系、事件联系、中心思想等方面的测试题,也可以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英语表达文章内容。从内容上看,健康、饮食、习惯都是可以大谈特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布置“浅谈你患过什么疾病?”或“简单介绍你的生活习惯和父母的医疗保健方式”等200词英语作文演讲任务。在此期间,一定会有学生遇到词汇问题,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常见疾病及运动方法的常用表达词,介绍不同国家之间医疗基础、锻炼习惯、健康意识的差别。最后,学生们一定会形成一些健康和医疗方面的基本认识,教师可以布置“回顾”任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在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下,若想紧跟国家教育计划与教学培养方案,必须积极创设新的、符合需求的教学模式。从英语教学活动的本质上看,它更需要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支撑,才能给学生带来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而在网络互动模式下,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更灵活的、更自由的信息交互环境,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难度有所缓解,学生们的创造空间和表达空间有所扩大,总体上看有利于全面革新一线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巍.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探究[D].西南大学,2008.
         [2]王文婷. “6+1”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9.
         [3]夏璐. 动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