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杨瑞益
[导读]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要求标准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讲解,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独创性的培养。美术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特点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同一化和规划化,那么则很难将美术的作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对于学生独创性的发展也会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性,成为了现阶段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探讨话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独创性;有效培养
         引言:在小学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独创性的有效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详细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特性的重要性,并针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独创性的有效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独创性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良好习惯的养成
         对于任何一件事物来说,都必须要先观察它的外表形象,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内在,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善于对事物的观察是如此的重要。这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这一良好习惯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事物活灵活现展现到画纸上。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想象力的提高
         针对于想象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对事物的深层次加工和理解。一旦主体大脑有着较强的想象力,那么无论对于学习,还是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激发,同时还可以发散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简单来说就是,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在画纸上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下,虽然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削
弱了,但是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并有着较强的观察能力,那么则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而通过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辨别水平,另外对于学生记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独创性培养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想法和思维
         通过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待学生完成美术作品以后,大部分美术教师往往都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来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这一评价方式在小学绘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针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并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经常会有着一些“天马行空”绘画作品的出现,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通常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按照常规来进行绘画,这样就会导致所绘画出的作品存在着“千篇一律”这一问题现象,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无创性。

对于这种常规作画来说,从成年人这一角度来看是合格的,但是从小学生这一角度来看,由于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认为世界本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这一过程中,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则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想法和思维,使每一位学生的想象
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报纸或教科书上的一些比较有趣的图形拍下来,然后分别为每位学生建立好一个文件夹,并将这些照片命为他们的名字,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拥有专属的素材库。最后再将这些具专属素材用电脑打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绘画来说,主要以儿童画为主,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要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而针对于学生所绘画出的作品,作为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来进行评判,其中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通过合理评价方式的采用,以提高学生绘画的自信心。
(二)注重美术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
         从创作活动这一角度来看,美术可以说是一种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要求美术创造者在进行美术的实际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先对现实事物的形体状态有一个充分了解和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开展美术创作。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对于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上,而作为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教师则需要注重美术课程教学空间的有效拓展,摆脱以往传统课堂空间的限制,多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加强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周末或节假日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美丽有一个更好的感受和体会,这无论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还是美术情感的培养都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带给他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完成绘画的创作,针对于这一教学效果来说,是课堂上所达不到的。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新鲜事物用画笔描绘出来,这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为学生今后的美术绘画奠定重要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当今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剧了行业市场竞争力,而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市场中有一个更好的立足和健康稳定发展,那么则必须要有着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独创性的培养是如此的重要,而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那么则还需要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此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并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燕.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81.
[2]李宏亮.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家教世界,2013(8):75-75.

[3]念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独创性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8):155.
[4]张华.浅谈小学美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快乐作文,2011(2):201.
[5]郭秀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J].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2009(1):15-16.
[6]常莲莲.论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