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朱龙燕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过的挫折较少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过的挫折较少,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突发情况”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们要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发展。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运动方式、心理变化”等特殊情况,本文就从新时期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出发,对“挫折教育”的开展进程和实施方法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  体育  教学方法  挫折教育

         小学教育是基础,也是起点,是每个人成长发展必经的阶段。体育是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机能”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扩展和延申,各大学校逐渐增强了对学生体育训练的力度。“天气变化、学生意外受伤、体育器材损坏、器材失灵”等,这些都是体育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突发情况。此时,教师就需要随机应变,结合“挫折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运动体系,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训练能力。
1、注重体育教学的形式,丰富挫折教育活动
         由于小学生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适时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丰富挫折教育活动。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强化日常的素质训练活动;而对于基础稍差的同学,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活动中的重点、难点,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布置不同的教学场景,以便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发挥挫折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挑战自己。
         有的体育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比如“搬运接力跑”这一项体育活动,教师先要对活动现场进行观察,找到适合学生训练和运动的有效场地,发掘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教师可以设计“火中救伤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接力跑的形式转运“伤员”,达到训练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由于这种情景活动很有趣,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配合教师的引导训练。平日里胆子比较小的同学,也能被周围的同学带动,勇敢地去“救人”,和其他同学一起加入挫折训练。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挫折情境,将授课地点改在校外进行,培养学生积极的训练意识,使他们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


2、强化体育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对挫折的应对能力
         体育训练之所以被学校所重视,在于它具有强大的“竞争魅力”,能提升学生对挫折的应对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当学生处于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就能产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奋发向上的参与班级体育活动,更有勇气的面对生活。教师也能从这个过程中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素质训练,磨炼孩子们的心志,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运动精神。
         所有成功者都曾经失败过。《水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在素质训练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歌曲,振奋人心,让每个学生都能鼓起勇气的参加素质训练,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所在。“轮流偷懒、绕球场蛙跳、计时跳绳”等,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挫折训练。在每日的体育锻炼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强训练力度,体验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喜悦感。此外,教师在活动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运动员的真实案例,用榜样的力量来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他们有勇气战胜困难。比如姚明“跨栏事故”,能使学生内心受到启发,及时对自己的运动观念进行调整,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3、引入实质的挫折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实质性”的挫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团队蛙跳、跳绳比赛、800米跑步、班级接力赛”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挫折训练活动。这些素质训练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加上有时候天气变化,学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想参加体育锻炼。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推出奖励机制,以激发学生耐力和意志力,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去做一个意志坚强的“运动健将”。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中,主要是一些基础的训练活动,教师只有切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入实质的挫折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基础训练对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挫折训练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以便让学生勇敢的面对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每日的素质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运动事迹,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比如“易建联、C罗、体操王子李宁”等,都是积极的运动偶像,能调动学生运动的热情,让他们自觉、自主的融入到素质训练中,享受挫折训练带来的愉悦感。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挫折教育”,是新时期的教学趋向,同时也是每个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站在时代变化的角度,对学生们可能产生挫折的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丰富挫折教育活动。小学阶段的体育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只有注重体育教学的形式,不断强化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帮助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