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力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陈碧球
[导读] 本文从本人平时上课的一些经验积累中得出来的一些经验
         摘要:本文从本人平时上课的一些经验积累中得出来的一些经验,结合更多优秀体育教师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在农村小学中就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活力教学;激发策略和方法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机制,面对着强大的学习压力,而体育课有助于学生缓解和宣泄压力,所以体育课应该是学生都乐于去上的课程,但实际上部分学生却害怕或不愿意上体育课,甚至愿意长时间的呆在教室。究其原因,原来是跟老师所安排的体育运动内容和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就这个问题,作为一线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爱上你的课,包括爱上你所安排的体育运动内容呢?
         一、先分析了解学生不喜欢老师安排的内容的原因
         1.教师所安排的内容枯燥无味的因素。在每个学期开学初第一节室内课,教师都要充分准备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且要根据自己所任教年级学生水平特点来设定教材内容,教材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的期望大,如果教师安排适当,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新颖的事物能引起好奇,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从而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年度教学计划,不打没准备没把握的仗。
         2.学校的场地器材因素。学校的场地小,或学校阴凉的地方很少,也是学生不喜欢的原因之一。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小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场地、器材安排得合理、新颖,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小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所以农村小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场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设置好自己教学活动的场地需求。
         3.考核评价方法因素。教师每安排一个教学内容,都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同时评价方法做到新颖、难易适宜为主,要体现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和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但是评价方法要针对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通过,且要有一定的考核价值性。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二、结合实际,激发兴趣和提高积极性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不但能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就能“宗其师,信其道”。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课堂气氛就会冷漠、呆板、消极,就会严重妨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在学生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上课兴致就很高,不喜欢某位老师,上课就总是打不起精神来。平时我注意和学生拉近关系,经常找学生谈话,经常和他们谈心,经常用幽默、亲和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从心里接受到喜欢我这个任课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我的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学生由人格的喜欢到对科学的喜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2.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教学内容和计划。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上传统体育活动跳绳练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不停的练习同一个枯燥无味的动作,我想任何一个同学都会丢掉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谈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新颖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与同伴相互交流,让学生在乐于练的前提下动脑筋去练习。例如:我这节课是教学生练习前滚翻的基本要领,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我并不会马上示范,只是提醒学生只要你想办法滚过去即可。学生一下子就兴趣来了,“这还不容易吗,小时候就会啦。”同学们在底下已开始蠢蠢欲动,因为没有了平时上课的条条框框,自己自由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提高起来了。这时候我的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能自觉去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即可。
         3.教学训练把握时机,点到即止。小学生普遍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现在的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学生枯燥地练习同一个动作,不用5分钟,同学们的激情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当我看到同学们练习完一项内容,略显疲惫的时候,我会停止他们的练习,然后提一个问题,示范一个动作,完成一个心愿。——会翻了吗?看老师翻得怎么样?还剩下10分钟给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而想继续练习的则和老师一起练习,不过要在我规定的场地练习好吗?我这一发话,同学们就乐开锅了,在看完老师的现场表演示范后,课堂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而这样的高效课堂关键就是老师给了更多自由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当然更有活力,课堂也更有激情,而教师就更轻松了。
         4.及时下课,给下一节课留下悬念。每一节课教师必须要认真做好计划,要用几个课时完成这个内容,并助理考核,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不能让同学们形成人走茶凉的状态——下节课没趣了。一般情况下我会抓住时机准时下课(当同学们玩得正欢的时刻),并且要向同学们设定下节课的计划,因为同学们对于这节课还意犹未尽,而老师又给下节课留出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和练习的期望,正吊着同学们的胃口,总是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5.巧设评价机制,轻松解开心结。每一个练习内容学习完后,必须要进行考核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学初所写出来的教学计划。但是我设计的考核评价办法却是让同学们变成我想考试的。考核评价标准:(拿前滚翻为例)一是只要能积极参与考试都能及格;二是只要能从垫子的这边翻到另一边的就能拿到B等级;三是能抱膝团身翻滚过去,并且能站稳则能拿到A等级或能连续团身翻滚两个以上的都能拿到A等级。但是我在进行这个考核评价时,却有很多学生能连续翻滚七八个,还有些会翻滚更多。这个考核标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那些稍微肥胖的学生,或者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有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提起对自己的信心,也积极参与到课堂训练中来。另外,还要认真布置好考核评价场地,让同学们做好准备运动后全部坐在垫子四周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制造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氛围,让同学们在考核评价中也能达到练习的一个个高潮。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董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J].体育教学, 2017.
         [2]贾跃飞.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