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探讨寿伯群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寿伯群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课程内涵越来越丰富与深化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课程内涵越来越丰富与深化,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任然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沿用,从而教学质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传统教学已经不适用与当下,社会的不断进步,万事万物变则生,一成不变则亡,对于教学而言也同样遵循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小学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因为国家需要得到不断的前进,需要不断的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所以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品质,而良好的品质需要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小学教师可以说人责任道远。
         关键词:小学到的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探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进行一定程度上延伸,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中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将创新与实际能力进行紧密性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高端性人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不仅能使学生将思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还可以使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针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其次,展开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强化,为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小学到的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论述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进行与生活接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将生活实践进行紧密的必要联系,需要从家庭、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在进行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处理[1]。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具体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有独立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生活习惯。道德与法治加血生活化的宗旨,是要教会学生对生活以及人生有深刻性的感悟。
二、小学到的与法治教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轨
         现阶段,大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是“表演式”的道德与法治方式,进行许多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道德与法治活动。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并没有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需求,这样所形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没有办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2]。大部分学校教学还处于在刻板生硬的氛围之中,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十分的不利。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任何模式的教学方式都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才可以将效果发挥到最大。但是在大部分根本没有将道德与法制教育加以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将知识文化内容进行有效传授,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了忽视,这样就导致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应用的方式不正确,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应该要与时俱进,对自身学识进行不断的更新,以及多元化的掌握,只有当教师富有深化的深化素养,才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传授。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因为它不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效果。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所采取的措施
(一)家庭生活化现象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入到其中,因此教师需要将生活中比较经典同,时也比较贴近生活案例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让学生能够从实际中去体验,从而加深影响。只有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例子,才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才可以有理性的理解和认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也应该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家庭生活中与家人沟通交流的例子[3]。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的谈论与交流,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的提问,在进行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发表意见。例如“孔融让梨”一直来都是美谈,那么教师也可以应用类似的例子向学生发起有关方面的问题,如果家中只有一个苹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家,那么该对仅剩一个苹果怎么处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有的学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将苹果采取均分的方式,每个人都会得到苹果;有的的学生会将苹果給长辈,这样得到敬老的效果等,在进行不断的讨论过程中,对思想上有偏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性的纠正,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是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4]。
(二)情感渗透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充分性的发挥,那就是亲和友善,应用情感教育方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有效性的提高。要对学生有宽容之心、要尊重学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要要学生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要应用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不要采取畸形的模式,教师要做好以身作则的示范,要在潜默移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还包括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只有使学生有身心健康的心灵,才可以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三)社会实践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具体化。教师在展开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将其中的各种关键因素铺捉到,使其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然后再进行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所具有的书籍、以及衣物或者是其它饰品进行选择性的募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将温暖送个需要的人群,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奉献社会的精神[5]。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受到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主动性的提升,而非被动式的,这样才可以为国家培养有价值型的人才。
结束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思想上的问题,还可以使生活中的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学校在进行有关方面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加以重视,通过家庭、情感、社会实践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得到强化,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三观价值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艾晓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5):93.
[2]阿里布沙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9):P.146-147.
[3]赵春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7):79.
[4]黄丽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9,(24):45-46.
[5]徐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挖掘与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39,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