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空间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就必须创设一个既轻松又高效的课堂教学空间,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着重在个人修养及知识水平的磨练、教学语言及教学方法的修炼以及教师的心态与心理素养的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最终把学生的心扶正,引其积极自主学习,并在相关学习内容中使其深化、升华,唤醒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激发学生上进,组织学生自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引导;个别教学;教学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教师的爱心及心理素养
“学校就是提供学生一个问问题的环境”,若学生想问问题,那学校有责任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又高效的学习空间,而这个空间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课堂上。课堂氛围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空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能在其中汲取营养,得到熏陶,最终在团体中成就了自己,可是这个空间怎样创设?教师怎样轻松又高效的开展教学?这正是我与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难题,我经过这两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得出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收获轻松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的个人修养与知识水平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
教师的个人修养与知识水平决定课堂教学空间的质量及学生融入的程度。教师最高境界就是不说话,人站着,其威严与涵养无形地散发,学生就明白、懂得……这就是人的气场,教师的气场不是靠打压学生、怒斥学生、甚至打骂学生,这样只会让教师的分量轻如空气,学生藐视你、不尊重你,当面顶撞你,你如何是好?在我有限的2年教学经验中深有体会,刚来时,上课时有学生打瞌睡、玩手机等不好情况,通常处理办法就是以‘我’为中心,去压制学生,反而使学生越来越厌学、害怕,这是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必须改之。相反,在教学中,教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积极向上、热情以及良好的仪态等带给学生,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教师也不能失态大骂,不能语言重伤学生,用一个严肃的眼神,或与学生对视,或走到学生面前轻敲桌子、轻抚学生一下,以此做个提醒,状况还没有改善,再问学生是否身体不舒服等原因,这种处理在实际教学中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部分学生若还没参与学习,教师就要更加重视个别教育使局外人积极参与。由此看来,教师是需要不断修炼、砥砺精进,来提升自己的气场,在课堂上散发出人格魅力的香味。
2、教学方法对创设轻松又高效的课堂教学空间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在于把学生的心扶正,向着阳光,透彻而明亮,引其全面自主、深度学习。教师应该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慢慢悟之,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班级结构及学生情况,来组织课堂教学,不要一味的压制学生,表面上学生很认真,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头脑容易笨拙,行为过于克制,会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让学生听你的课有压力、有压抑感,这与激发学生上进,组织学生自学等目的背道而驰,对唤醒昏昏欲睡的技校学生更是格格不入,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可能短期对学生成绩有帮助,可长期来讲不利于学生发展。所以作为教育者,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方法也是急不得的,想走捷径,一两天就弄明白是不可能的,慢慢悟、慢慢体会,这是一辈子值得去摸索的事情。另外,不管什么教学方法,教师应更加注重欣赏学生的优点、长处,适度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上进,引其全面自主、深度学习才是硬道理。
3、超强表现力及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空间和谐有序
教师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及感染力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能使课堂空间和谐有序。在高中、大学能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有个共性就是教学语言,除了简洁、准确、流畅外,教学语言不失形象、生动、幽默,教学中学生更轻松地掌握了枯燥的知识,当然这需要授课老师的功力,我觉得第一层次就需要磨练,达到第二层次就更难了。
4、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创设轻松又高效的课堂教学空间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教师的心理素养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并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传授的思想以及价值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在学校学习,任课教师的一句话,或教学中灌输给学生的一些思想、看法,会无形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良风气盛行,社会充斥着现代社会的浮华与喧嚣,教师面对着种种诱惑,社会又对老师要求又很高,不能出丝毫差错,这就要求每个教育者时刻警醒,不忘初心、坚定目标,时刻信心十足地做好教育工作,坚决抵制一些虚荣、利欲熏心的事情。
另外,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组织课堂,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在相关领域钻研、突破,不断更新知识,与市场发展接轨、同步,这样的教师上课更形象、生动与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灵性及求知欲,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时,教师把自己家庭矛盾、不良情绪等带到课堂,无缘由不自控的对学生发泄情绪、谩骂,甚至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人格侮辱等各种情况,都造成学生心理的创伤,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由此看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效果及乐观情绪的建立。
二、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相长’,组织学生轻松又高效的学习
1、教师更加注重个别教学,凝聚课堂教学空间
教师应更加注重个别教学,‘因材施教’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使课堂教学空间更加凝聚,真正实现自由而不散乱。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同一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同一个知识点一成不变的讲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使班级的学生都有整体性的提高。
2、教师的‘爱心’是达成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空间不可或缺的因素
教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学生,会改变学生对老师的刻板印象,也是达成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空间不可或缺的因素。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有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可是爱心不是老师天天用来挂挂嘴边的形式主义,天天枯燥的说教,教学生要怎样关心同学,怎样帮助同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设身处地地为每位学生着想,耐心的听听他们的想法、意见,从而给他们一些建议。教师要有威严,但威严是散发出来而不是压制出来,作为教师每天怒发冲冠、面红耳赤是不正常的,老师也是人,这不是人生活的状态。教师应有一颗柔软的内心,让学生感到自然、温暖,在温暖中茁壮成长,最终从一颗小树长成绿茵缤纷的参天大树。这里所说的柔软不是软弱,软弱是无能、不敢为与无作为,柔软更多是菩萨心肠,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体谅别人。
3、倾听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聆听,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来营造轻松、高效的课堂空间。教师不应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应该用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真诚、友善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来调整课堂氛围,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了解是课程内容难度问题,还是教师的教授方法有问题,或是学生学习的态度不端正,无论哪一方面,教师都应该遵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另外,教师适时停下来听听学生上课的感受,听听所授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再根据班级情况,不断与班级磨合,实现学习的最优化。还有教师应该转换这两点误区,其一,促使学生改变的因素很多,教师只是其中一个,不能简单的把学生变优秀的功劳都归功于教师的教育,也不能把学生的变坏都推到教师头上。其二,教师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改变,教师没有这个能力,所谓号称自己改变学生的人生或创造所谓“教育的奇迹”的老师都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最大的作用还是学生自己,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学识、涵养等来影响学生。
总而言之,教师应不断修炼、修正及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空间。还有学校软硬件的综合实力,其中积淀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创设一个良好学习空间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一花一草、一座雕像就足以使学生震撼、陶醉;老师在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就让学生崇敬不已,像一个乡巴佬刚进城,一眼看去,足以让他想去探索一生、奋斗一生;像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一书一空间,一香一情意,足以熏陶几辈人。当然,摸清教育教学的门道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用一生去努力探索实践、用汗水与心血来垒起自己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彬著.课堂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2]赵国忠主编.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3]林格编著.教育者的自我修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1
[4]林格编著.回归教育的本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0.1.
作者简介:姓名:杨有富,1990年4月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省临市,学历:2014年6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本科,职称:现今在临沧高级技工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任机械方面的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