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中“利用经纬网定位”部分内容,《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2011年版《地理课程标准》),能快速准确的“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的重心是“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少同学是感觉比较枯燥和困难的。
三、活动设计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本节内容备课时,准备了如下活动,期望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寻找一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突破难点。
1.经度纬度的判断:口诀法
要突破“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这个难点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有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地球和地球仪》一节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概念。
那么如何能够准确的区分北纬和南纬,东经和西经呢?
以纬线为例,一组纬线中,度数越往北越大则可确定为北纬,越往南越大则可确定为南纬。利用口诀法记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同理,经度可用“东大东经、西大西经”来判断。以图一为例,40°、50°、60°、70°四条经线,经度越往西越大,则为“西大西经”,就此判断四条经线依次为西经40°、西经50°、西经60°、西经70°。
根据“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四句话,可以准确的确定一个点的纬度和经度。初步达到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基本要求。
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绘图法
图一
.png)
确定一个点的经纬度后,如何能确定该点的半球位置呢?
首先看南北半球的判断。因为南北半球界限为 0O 纬线(赤道),所以能快速确定:如果纬度为南纬,则该点在赤道以南,在南半球;如果纬度为北纬,则该点位于赤道以北,在北半球。
再看东西半球的判断。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O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而非0O和180O经线圈。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感还不够强,根据一个点经度判断该点的东西半球位置很难做到快速而准确,这时在题目旁边画个简单的图能有效帮助判断(如图二)。任意一个点,若经度在20OW向东到 160O E之间的半球,则为东半球一点,否则,则可判断为西半球的一点。
图二
3.经纬网定位的巩固:游戏法
在实践教学中,一线教师总能感觉到,学生对经纬网定位的相关问题总是掌握不好,尽管老师也认真教给学生各种方法。可是在课堂练习中,依然能感觉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畏惧和掌握不到位。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反复做题目,也不太能兼顾到每个学生情况。多讲的话,已经熟练掌握的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趣。
此时,利用半节课时间做个“巧借座位表进行经纬网定位”的游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借机加强对这个知识点的巩固。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的课前准备
我校七年级各班一般40-42位学生,座位基本是八列、六行排列。我备课时候在PPT上做出8条横线、6条竖线的座位表示意图。
将横竖线条转换成经纬线,随机标上经纬度(一般含有0O 经线和0O 纬线 )。
2.学生课上的准备工作
a.每位同学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如1行G列、2行A列,记住这个点;
b.在读出自己所在点的经度和纬度,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并尝试判断自己所在点在半球中的位置,属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3.游戏设计
活动热身:看谁反应快
具体要求:ppt中随机亮一个点,相应同学快速起立。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尽快熟悉游戏规则,找准自己位置。
活动一:我在哪里?
具体要求:老师随机抽签,抽出第一个学号,该同学起立,说出自己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第一位同学回答正确后,有资格抽取下一位同学。顺次接龙。
设计意图:考察大家能否说出自己的经度和纬度,并且熟练掌握根据自己所在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根据所在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的具体方法。
活动二:我的同学在哪里?
当活动一进行几位同学后,改活动形式为随机站起的同学先不说话,由他的前后左右四位同学分别说出起立同学的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位置,再由起立同学判断正误。
设计意图:避免大家背住自己位置后就不再动脑筋思考。考察大家随机应变快速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是一个反复巩固。
四、活动反思
经纬度定位的相关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枯燥,反复讲或许会起到一些效果,但并不是每位没有掌握的同学都愿意再多听几遍的,并且课堂时间也不允许。同时,对于已经掌握的那部分同学来说,多说也无益。此刻,在基本方法已经讲过,适当练习也做过的情况下。花半节课时间,跟同学们好好做个“巧借座位表来给自己定定位”的游戏,既能活跃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也能在小紧张的气氛中,提高同学们的课堂效率,快速判断自己和周边同学的经纬度位置。在张弛之中,突破这个知识难点。
当然,活动课的秩序也要把握好,有的班级课堂气氛原先相对沉闷,增加适当活动,课堂气氛恰到好处。但是有的班级原本课堂就过于活跃,安排这个活动,会增加课堂的无序感,可以再想些办法辅助,比如加上增减分制度(回答上的小组整体加分,组内有影响纪律的则整体扣分)等。
五、一点改进
对于一个班级四十多同学这个人数而言,半节活动课的时间还是不能覆盖到每一个同学,可以在下课前留几分钟时间,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经纬度,并判断自己的半球位置,然后同座位交换批改。尽可能的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在经纬网定位这个问题上都能多想一想,再练一练,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这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