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高中生心理状态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余洁玉 丁文武
[导读] 通过对高中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摘要】通过对高中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合年级、性别因素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接近85%的高中生通过网络获得了对疫情的了解;学生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和愤怒的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玩电子产品并不能很好的纾解烦躁、烦闷等心理状态;亲子关系在疫情期间可以很好地帮助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接近成人的高三学生在疫情期间表现得更加理性,更能理智看待疫情期间的媒体信息,但高三学生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学习焦虑。为下一步开展教学和心理支持提供了依据。
        【关键字】高中生  疫情  心理状态  调查

一、研究背景
         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拉响了全国公共卫生安全战役的警报,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量宅在家中减少外出,必要出门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全国各大中小企业春节后延迟复工复产,教育行政部门推出了学生延迟返校,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模式。学生们的学习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能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高三的学生因备考压力及高考时间的不确定性,在此问题上表现的会更加敏感。
         唐蕾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但仍然存在强迫、情绪波动性大等心理危机反应,并受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需要在后续干预中加以关注。马洪思等人的研究发现,高三学生面对突然发生的疫情,有的学生感到有难以抑制的忧伤与难过。
         因此,为了了解同学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在后续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特编制问卷了解学生们在疫情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

二、疫情期间心理状态表现
         在疫情期间,学生面对变化,可能存在的身心反应包括认知、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等方面。认知方面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敏感等表现。情绪方面存在焦虑、恐慌、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病、过度紧张、害怕等表现,同时担心因学校开学日期的不确定性产生不安、焦躁等情绪不稳定现象。行为方面表现存在易冲动、烦躁等表现。躯体方面存在食欲下降或超量增加、入睡困难、肌肉紧张、坐立不安等表现。
三、研究方法
1.对象
         高中三个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910份。 
2.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包含13题目,问卷数据采用SPSS20进行处理。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各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男生396人,占总人数的43.5%,女生514人,占总人数的56.5%。另外,通过调查发现,有31位学生有家人在抗疫一线工作,占3.4%。
表1 各年级学生人数分布

2、学生对疫情的了解途径情况
   参与调查的910名学生中,有84.9%的学生通过网、10.5%的学生通过电视了解疫情相关情况,有4.0%的学生是通过家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情况,仅有0.5%的学生是通过朋友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情况。因此,这提示在后续心理干预和支持方面,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网络信息。
表2 了解疫情途径分布

2、学生心理状态和相关因素的结果分析
     对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和愤怒的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0.097),随着对疫情的了解加深,愤怒的心态也会得到舒缓。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选择和父母进行沟通的方式,和学生迷茫、愤怒、烦闷、烦躁、睡眠以及影响的心理状态显著负相关,这提示亲子关系在疫情期间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某宣游戏公司宣传称玩电子产品可以帮助减压,但是数据显示,玩电子产品和迷茫、烦闷和烦躁这三种心理状态呈显著正相关。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越多,产生迷茫、烦闷、烦躁情绪出现的越多。反之,看课外书和与家人互动的行为和迷茫、烦躁、烦闷的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看课外书等行为的增多会带来迷茫、烦闷、烦躁的心态的减少。具体详见下表。
表3  疫情期间心理状态和相关因素的相关分析

*表示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3、年级和性别差异对学生了解疫情程度的分析
    在调查中,学生对疫情了解程度分为:很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这四类,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此次疫情的了解程度比较好,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了解程度方面差异不显著,但男女生在了解程度方面差异显著,男生对疫情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这也说明了男生在时事热点方面的关注度高于女生,符合大众认知模式。
                       表 4 学生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差异分析



4、学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差异分析
         此次调查编制的问卷关于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主要为为八种:害怕、迷茫、愤怒、烦闷、学习焦虑、烦躁、睡眠不好、没有太大影响。问卷采用五级计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5分表示符合,分数越高,说明学生越符合该心理状态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比较平稳,“害怕、迷茫、没太大影响”这三种心理状态的学生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疫情期间的害怕和迷茫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疫情对自身的影响显著小于女生认知水平。
                  表5  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性别差异分析

*代表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代表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下表6为学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年级差异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高中生在“愤怒、烦闷、学习焦虑、烦躁”这四个方面的心理状态年级差异显著。男生在疫情期间,特别是看到一些疫情负面新闻时的愤怒情绪显著高于女生,通过事后检验发现,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差异不明显,但这两个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差异显著,均显著高于高三年级。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近成人的高三学生在疫情期间表现得更加理性,更能理智看待疫情期间的媒体信息。此外,事后检验还发现,高一、高二这两个年级的烦闷状态得分显著高于高三年级学生,但这两个年级的学习焦虑方面显著低于高三年级。这侧面发映了高三学生更加自主自律,在疫情期间能够较好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因为高考的存在,高三学生对学习的焦虑相对较高。另外,在差异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年级和性别的交互效应差异不显著。
                                    表6  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年级差异分析

*代表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代表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6、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休闲娱乐方式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休闲娱乐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缓解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男生更加倾向于玩电子产品类的休闲娱乐方式,而女生在与家人交流方面显著好于男生,同时,女生的其他方面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显著多于男生。
                            表7  疫情期间休闲娱乐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代表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下表8是高中三个年级的休闲娱乐方式差异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高中生在“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看课外书、听音乐、与家人交流”这五方面的年级差异显著。通过事后检验结果发现,高一、高二这两个年级的高中生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看课外书、听音乐、以及与家人交流这五方面的行为显著高于高三年级,这也显示了在疫情期间,高一高二学生因为不用面临高考的压力,更积极主动采取一些方式帮助纾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同时,三个年级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属于中等水平,三个年级都需要更加重视体育锻炼。
                            表8  疫情期间休闲娱乐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代表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代表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

五、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高中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整体学生的心理状态水平较平稳,学生们对此次疫情的了解程度较好,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选择和父母进行沟通等与学生迷茫、愤怒、烦闷、烦躁、睡眠以及影响的心理状态显著负相关。玩电子产品和迷茫、烦闷和烦躁这三种心理状态是呈显著正相关的。看课外书和与家人互动的行为可以帮助舒缓学生迷茫、烦闷、烦躁的心态。另外,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和疫情期间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在年级和性别因素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值得一提的是,高三学生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了沉着、冷静、不过度沉迷电子产品,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度备考,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自己调整状态,表现出了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此次调查结果为下一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心理支持工作提供了依据。
六、启示
    疫情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把一件不好的事情在教育中发挥好的作用,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次疫情的防控过程,让所有的中国人增强了国家认同和制度认同,提升了全民公共防疫水平,让高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成了与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本次疫情考验了学校在应对突出事件时的教育教学水平,检验了日常管理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效果,对于暴露的突出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七、参考文献
【1】温忠麟,邢最智: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琦.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危机化解.教育科学论坛,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