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找教育切入点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刘海霞
[导读] 本文记叙了一位后进生L一学期的学习历程

         摘要:本文记叙了一位后进生L一学期的学习历程:从学习之初的课堂边缘人到后来逐渐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从入学之初的茫然到中期的自我否定,到后期能够进行自信的表达;从期初学习测试成绩5分到期末摸底测试100分的华丽转身,证实了一个没有客观智力障碍的孩子,只要老师因材施教、循序善诱,孩子的春天终究会来临,孩子的学习终究会发生,而老师的坚持付出终究会美好。
         关键词:因材施教;循序善诱;教育转变
         初遇一年级十班,教室好不热闹。47位神兽大咖齐聚一堂好不热闹,有不适应小学课堂哇哇大哭的、有遇上小伙伴喜笑颜开的、有话不投机打打闹闹的、有一见如故相互拥抱聊也聊不完的、有占据属地随处乱画的、还有自由发挥到处乱窜的……总之像小神仙聚会,各显其能。见这完全失控的阵势,我以一句温柔的“宝贝们”划过长空,“小神兽”们瞬间被我吸引,以一句“诶”作为回答,然后我便应势而上,用“我问你答,我说你做,我做你看,我看你干”做游戏的方式,开启了有序而愉快地校园生活常规训练。从此这群“小神兽”便像中了唐僧的紧箍咒,渐渐地被我收拾服帖。
一、温暖邂逅 偶遇问题
         孩子从不知学为何物,专注力只有十来分钟的“小神兽”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可爱、乖巧,连续四十分钟都能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可是好景不长,愉快的学习生活终将面临严格的学习测试,必须经得起“应试”的考验。模拟测试结果让我大跌眼镜,一位“小神兽”只考了47.5分,其余的都是90分以上。我心理犯起了嘀咕,平时这位L小朋友学习很认真的呀,上课从来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与小朋友发生矛盾,课后作业也是按时交的,没有什么学习上的不对劲。对于这位特殊的“小神兽”,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好。
         从此,我便格外的重视起这位特殊的小神兽L。
         有一次,他没有交作业,我请他进办公室,他显得很淡定。我问他,为什么没有交作业。他回答说,昨晚妈妈让我做作业,爸爸让我睡觉,所以我就睡觉了。我说,那应该听爸爸的还是妈妈的?他肯定的回复我说应该听妈妈的。
         然后,L每次都按时交作业,可是作业要么没有做,那么错的很离谱,问题和答案是牛头不对马嘴,完全是外星人学中文,闹不明白。我给L妈妈打电话,进行电话家访,得知L的妈妈全职带二妹,L的爸爸经常加班工作,家里没有人关注他的学习,监督他的作业。问L的爸爸,爸爸回答说,孩子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过得开心无压力就好。问L的妈妈,妈妈说,我也想监督他,但是要带一岁七个月的二妹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L本身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后来,每节语文课学习,L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无论知识点多与少、无论学习形式多么的有趣、无论老师讲还是不讲,他始终坐在那儿像座雕像无动于衷,静若处子,下课后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学月的班级语文单元测验,L只考了5分。我想这位孩子会不会有智力问题,不然,别人都能达到90以上,唯独他只考5分。我与L的爸妈进行了一次深度交谈,请他们带孩子去儿科去检测一下,如果存在学习障碍,我们好放低对他的学习要求,如果没有,我们仍然严格要求他。


二、针对问题 深入了解
         L的爸妈自己也将信将疑,把孩子带去儿童医院进行检测。L的检测结果韦氏8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面对这位没有学习阻碍,学习成绩却令人堪忧的孩子,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爱生如子,站在他最需要的地方,肩负起作为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我以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的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勉励自己。
         放学后,我把L请进办公室,问他为什么只考了5分。他非常淡定地说,刘老师,我在幼儿园就是最差的。说出这句话,他没有任何表情。他不为5分感到烦恼,也不为自己成为最差而感到羞愧,他理所应当的接受“最差”的一切现实。我随后问他一些基本的生活、家庭、学习上的话题,他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回应,只会极其简短地回答“是、对、嗯、不是”。不仅词穷,该背的语文课文一课都没有背,该背的素读一句不会读,该写的字一个不会写,该认的字一个不会认……按照这样的发展规律与学习节奏,期末测验肯定会抱个“0”分回家。我没做片刻的思考,也没有做半刻的犹豫,我决定帮助他,我要让我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最棒的自己。我对他说,宝贝,老师会帮助你,老师绝对不会让你成为最差的。
三、因材施教 循序善诱
         我先从建立L的自信入手,开始对他进行一对一地辅导。当他上课听课认真时,我及时的表扬他,当他读对了一个字时,我也马上表扬他,让他慢慢的觉得,自己其实也挺好。在一次聊天中,我给他分析了他最崇拜的Z同学的学习特征,告诉他,他所认为的那些优秀的同学,并不是天生的聪明和举世无双,而是花了更多的时间把那些跑不掉的知识装进了大脑,所以才被人崇拜,并且还告诉他,你始终也会成为你所崇拜的人的样子。慢慢地他开始有了一点点自信,开始真正地走上了学习之路。
         随后,我开始夜以继日的对他进行辅导。我给他描述课文背后的故事,给他创设更多的学习情境,把每一个汉字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让他去想象和理解。我还跟他一起来比赛背诵课文,然后互相赞赏,他为我鼓掌,我为他加油。我还跟他玩字词接龙的游戏,把所学的内容全部串联运用起来。我把前期所学的知识内容,再单独的与他合作学习一次,寓教于乐,在学习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渐渐地,他从刚开始的u和w、b和p、z和zh、en和ong不分,把“土”字组成“土女”,把“水”字组成“十水”,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字凑到一起,到“自”可以组成“自立”,“书”可以组成“书包”,完全理解字义并合理组成词语。
四、拾级而上 华丽绽放
         期末,L从“我是最差的”渐渐地觉得自己也很棒,他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的脑子在转”。原来词穷,并不多语,现在会主动对老师交流更多的话题与内容。他会说,我觉得自己是全班最幸福的乐娃,因为老师只给我一个人单独辅导。他会说,我觉得我妈妈是最有钱的人,因为爸爸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妈妈。他还会将每天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毫无保留的与我分享。慢慢地,他不仅有了自信,学会了交流,学习抽测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5分,47分,76分,95分……100分,他发现自己与他人并无区别,甚至有时还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的同学表现更好。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也曾引起无数人的质疑,给老师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但我认为,只要学生的智商没有问题,没有客观的生理缺陷,那么这句话是值得被所有老师作为教育教学箴言永存于心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