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以及高端科学技术也应用并普及到教学中来,从而使教育领域也面临种种挑战和变革。新时期的教育,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取得较高影响力的课堂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凭借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来适应现代教育的形势。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与读者共勉。
(一)、有效备课
俗话说“有备无患”,一个教师知识再渊博,应变能力再强,再富有智慧,如果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定会使课堂过程松散,目标不明确,甚至游离于目标之外。好的教师往往注重课前的准备工作。传统教学一再强调“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以便把书本知识转授给学生。我认为“教材、教参、学生”是教师必须熟知的对象,而更应该做好怎样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比如我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3课《最后一头战象》,我预设的目标及实施途径如下:
1、了解战象——收集资料(借助网络、媒体)
2、了解战象嘎羧——不同形式的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听录音读)、品味、讨论、体会,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重点赏析第7段、14段,通过小组分配任务去合作探究,从而感悟嘎羧的忠诚、善良,进一步学习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
3、想象场景——回顾文中的感人场面,比如“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向着天边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小练笔的形式猜一猜战象此时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从而充实场景内容。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预设,这样课堂教学就会从容有序了,为高效课堂的创建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灵活驾驭课堂
一)构建情感课堂、生命课堂
教师要有激情。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催化剂,是助推器。教师教学有了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才会受到感染,反之,如果教师上课缺乏或者没有激情,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沉闷、压抑,没有活力。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应改变以前的“权威者”、“统治者”的角色,为“平等中的首席”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与学的合作者,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交流的平台,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尊严的被尊重,合作共享的满足,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最终目标。
在教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1课《自己去吧》时,我充当学生的合作伙伴,参与的到学生的学习中去。通过课本剧的排练,我扮演第一小节中“小猴的妈妈”, 和学生共同学习:小猴子(学生甲)望着果树上的红果果,很想吃,于是向妈妈撒娇,恳求妈妈帮自己摘果子:“妈妈,我想吃果子”,猴妈妈(我)态度坚决而又亲切的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猴子(学生甲)在妈妈的鼓励下,不断往树上爬,终于学会了爬树。第二、三小节,我让不同的小组演练,分别扮演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都学会了真本领。孩子们在入情入境的演练中懂得了:妈妈爱我们,我们要自己去学习一些生活、生存的本领……这节课的教学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在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益。
二)教师要用智慧引领课堂
做智慧型教师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智慧不失技巧,更不是雕虫小技,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拥有可以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游刃有余,指点有方,使课堂充满磁性、灵性和魅力,达到启迪学生悟性的境界。
比如我让一年级小学生田字格描红练习时,为了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对照样字,我会点一个平时写字较好、较认真的学生的名字,告诉学生说“同学们,XX的字真漂亮,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他写字时姿势端正,用笔时一笔一划,练习时认真观察对照前面的样字”学生们有了榜样,掌握了方法,也就认认真真的去效仿了。
在教《十二月歌》中,朗读“六月荷花满池塘”时,我告诉学生:“老师仿佛看到了池塘里开满了鲜艳的荷花”。读到“八月中秋桂花香”时,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仿佛闻到了阵阵的桂花香”。我感到很欣慰,在师生的彼此传递中,他们学会了学习,知道了“读”与“思”应该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善于构建生活课堂和生存课堂
课本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一本书,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把学生引入课本,让他们在课本中去品读生活,学会生存;再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课本知识。
在教一年级12课《轻轻地》时候,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文中“妈妈和我”为了不吵醒夜里加班的“爸爸”,“轻轻的穿衣,轻轻的走路,轻轻的开门,轻轻的说话……”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关爱家人,进而引申关心其他的人,为他人着想,并提问:你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吗?让学生谈谈自己,教育学生关心父母和生活中的其他人。
在教《狐假虎威》时,我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续编下文。学生以“老虎明白了,原来狐狸欺骗了它,于是……”在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学生大胆想象,丰富了老虎和狐狸的形象,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我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在表演中,学生的表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更浓了。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后全面反思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论层次,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反思的内容如:这节课的闪光点在哪里?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能让学生给老师提出教学意见或者建议就更好了,因为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反思课堂过程,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师要做一个教育理念的实施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一个不断超越的学习者,心中时刻想着“我学习,我快乐”,“我学习,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