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云: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对于班主任来说,心中有爱,看谁都可爱。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真诚对待上。以真心相对,以诚心相待,尤其是对待差生,更应如此,应以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曾多次被谈话、批评、甚至被“粗暴”过的学生,多年后,却与老师保持着比较密切长久的联系,而那些在老师眼里“稳当”的学生并不是这样。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与那些所谓差生接触的机会相对多一些,时间相对长一些,师生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和联系;二是因为老师对这些学生曾付出过较多的真心,较多的诚心,和较多的爱心,教师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感动过学生,学生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过真诚的关爱。因此,学生在多年后才会更加尊敬和热爱自己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一切从爱出发,一切以爱为归宿,爱学生的一切,爱一切的学生。这就是真诚。
班主任的学识、气质、或某一方面的特长、爱好都会使学生产生钦佩和仰慕心理。但是,班主任如果太严肃,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很少产生共鸣,那么,就可能使学生只感到可敬而不可亲。学生也就不会对你敞开心扉。学生对你的敬而远之,是不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这是我说的第二点:随和。
第三点: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理解不简单。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不论他多么不起眼,在他的心灵深处却都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这就需要班主任去了解他,理解他,不要一味地去责备他,而要努力给他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学习环境、心情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活动环境、娱乐环境等,并希望和鼓励他早日化为行动。我们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考入高一极学校,还存在各种可能,千万不要期望值太高,非要他如何如何做。我们要象对待所有的同事、朋友或亲人一样,了解、尊重和理解他们。这样,就可能会减少好多矛盾的产生、发展甚至激化,使他们享受热烈的、多彩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从而影响他们全部的智力生活和全面的发展过程。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也是辛苦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个中滋味人人自知,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勤勉”二字。学生的日常管理,养成教育,人生观的培养,价值观的确立以及道德情操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班主任呕心沥血的工作,所以,事必躬亲,你不得不勤勉。
以上,即为班主任工作的“八字诀”。
所谓“三导”,即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引导,思想上疏导。所谓“一中心”即以班级建设为中心。
一导:在学习上指导。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工作的灵魂。班主任在协调处理好有关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同时,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此,作为班主任,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就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教给不同的方法,制定适宜的计划,规范具体的行动,落实必要的措施,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获,获有所乐,进而乐有所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体系。
二导:生活上引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地意识到社会生活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作用,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中,不可低估周边一切对学生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给予必要的引导。教给学生认识社会的经验,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鼓舞学生经受挫折的勇气,树立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三导:思想上疏导。我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应首先从情感教育入手。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的形成和确立都可以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学生的思想动态一般直接表现在稚嫩的面孔上,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面孔发现他们的情感变化,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使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深刻和稳定。这样一来,就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际上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我所说的“疏导”,就是强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揭开学生的思想疙瘩,使之完全接受,并乐意改正,反对强堵硬卡,独断专行。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教益,明晓事理,纯洁心灵,确立信念。
一中心:以班级建设为中心。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班主任工作的最终归宿就是搞好班级建设。班级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每个班级建设搞好了,学校建设当然也随之好转。班风好转,并形成良好风气,校风当然好转;班级学风浓厚,学校学风当然浓厚。优秀的学生个体必然营造出优秀的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学校集体。因此,班主任就单位职责而言,他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班级建设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