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高层建筑数量增多。但因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功能复杂、建筑面积大且楼层高,用电量大,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同时高层建筑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得不到重视,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防火措施;分析
1 导言
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的现状当中存在着消防设施不够完善、火灾救援难度大、室内人员密集增大疏散难度等问题,为能够更好地提升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还需广大设计者注重消防设施的合理配置、安全疏散及排烟的科学设计、合理设计防火分隔等,并结合不同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具体情况,及时对消防安全系统作出整改及优化,以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系统真实作用,保障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安全。
2 高层建筑现阶段消防管理现状分析
2.1 高层建筑数量多、增长快,火灾风险增大
高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快速崛起,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已达到 34 万余幢,而超高层建筑数量更是达到世界第一的排名。这些高层建筑数量的快速增加也提高了国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几率,而高层建筑是人员聚集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城市防范火灾的工作应当放在重要位置,避免高层建筑火灾问题给人类带来威胁。
2.2 政府、部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
2.2.1 政府、部门间的责任网格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应当积极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当中。但是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的方面上政府和部门并没有完全起到统一领导和依法监管的作用。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较低,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会增加城市中消防安全方面的隐患。
2.2.2 单位消防责任不清晰
由于每幢建筑的产权、使用权、管理权等并不一定是统一的,它们可能是相互分离的关系。高层建筑具有普遍的租赁现象和买卖现象,加之每个楼层性质和用处也都不尽相同,比如说,可能是住宅楼、写字楼、商场等不同的场所和单位,这些场所的使用相互混杂会给建筑楼层的管理带来不便。因此这些地方消防安全的职责相对混乱,而后续消防安全工作也不能落到实处。
2.2.3 没有经过部门严格的审批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图纸施工的现象大有存在,这种不提前经过审核的行为可能会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部分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各部门互相推脱职责的现象,更有相关单位可能会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会使用一些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能严格做到与规范标准相符,就会影响正常的审批。这种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的现象,会导致火灾风险逐渐增大。
2.3 火灾隐患突出,专项整治消防部门“唱独角戏”
2.3.1 电气燃气管理不规范
目前高层建筑都是人员聚集地,因此都会常年开着空调等设备,而这些电器的高负荷运转,再加之有些高层建筑存在私拉电线等,这样一来会加大电线、电器等设备引发火灾的几率。而人员聚集的同时会关系到出行问题,在居民区等没有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区域,由于没有固定的消防安全措施,也没有配套的电力使用规定,因此这些场所在没有严格的管控措施情况下违规充电现象会比较突出,也会诱发火灾的发生。
2.3.2 建筑消防设施和救援设施存在问题
有的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对消防安全方面并不重视,它们的消防措施都停留在表面,实际上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预警和防范作用,更有甚者,部分使用单位不会使用消防设施,不愿使用报警设施,认为喷淋有水就没问题了。而部分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或者会擅自遮挡甚至拆除消防设施,再者,由于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较差,他们不会考虑是否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也不会思考楼道有杂物堆积而拦住了火灾发生时的逃生通道。
加之,有的小区并没有设置足够多的停车位,小区管理人员并没有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至于消防车道被占用,阻碍消防车正常通行等。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人们的逃生和消防人员的救援问题。
2.3.3 火灾荷载增大
大功率超负荷的电器运转也会诱发火灾。因为目前许多居民都追求居住廉价,从而大部分人会选择合租房屋,这个时候会随意增加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来供人们使用,造成了高层建筑内的电器超负荷使用,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火灾频率的发生。
3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的防火措施
3.1 构建科学、完整安全体系
首先需要对消防单位的具体安全职责进行正确划分,构建消防安全设施的养护机制,注重防火检查的实施,相关部门需要对自身辖区的高层建筑当中的消防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和防火措施,尽量使安全隐患在萌芽中就得到消除。其次,实施岗位责任制度,注重对相关消防人员培训工作的实施,使其在岗位工作中逐渐树立责任意识,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并且使消防设施在合理的状态下得以使用。
3.2 建立火灾预案
在建立火灾预案时,需要将高层建筑的类型以及具体特征结合在一起,并且考虑到火灾在蔓延时的处理问题,在预案中需要配备相应的供水方法、灭火设施、运输通道、人员调配等。同时在高层建筑之外,在火灾发生时,需要构建相应的处理对策,为消防救援工作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3.3 注重消防设备管理
首先,需要使消防设备的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对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功能完好。在设备需要维修时,需要按照具体规章流程进行操作,避免设备出现人为损坏的问题,以及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对设备形成不良影响。其次,注重设备在检查时的规范性。当发现异常情况时,需立刻对其进行处理,在暂时处置不了的情况下,需要将问题及时上报,当火灾或者是火警发生时,实施应急预案。最后,增加资金投入。需要对消防设备进行摸底排查,对一些比较老旧的设备,及时更换,使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3.4 完善消防设计
就消防设计来讲,不仅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火性,也需要充分重视内部装修中各个部位的耐火性。同时在结构上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全面设置,注重火灾施救的实施,也需要注重其防火性,进而使火灾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在具体设计时,将国家制定的具体标准作为主要依据。此外,需要实现电梯、防火区、安全通道以及排烟系统的标准化。同时其内部当中的系统应该实现自动化,这样在火灾发生之后,就能通过自动的方式开启相关预警,使火灾中产生的损害得以降低,获得较多的消防救援时间。
3.5 合理设计防火分隔
针对一栋高层的建筑,不同高层使用功能往往有着差异性,设计期间会通常会设计成各层处于畅通无阻状态,致使火灾发生后快速地蔓延。对此,应注重分隔防火的合理设计,借助防火帘,把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为若干个独立小空间,特别应当将住户与易燃物品隔离开来,以能够更好地阻隔危险源,阻挡火灾蔓延,为消防救援赢得更多时间。
4 结语
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问题本身就是一系列复杂又严格的问题,它关乎到人身安全。因此这一重要内容要落实各部门的责任以及严格把控消防安全措施的实施,不仅要做到防范于未然,更要培养应急意识,保障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振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4):39-40.
[2]南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对策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8):49+51.
[3]徐嘉郅.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改进措施[J].安全与健康,2018(04):38-39.
[4]张香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火灾防控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02):54-57.